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独坐》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独自沉思的画面。"蟾峰常在眼"暗示着诗人时常凝视远方的山峰,可能寓意着对高洁品性的追求或对自然的向往。"独坐更当轩"则直接点题,表达出诗人在窗前独处的孤寂,轩窗之外或许有广阔的天地,但内心世界更为丰富。
"衰晚名犹薄"流露出诗人对晚年境遇的感慨,虽然名声微薄,但并未因此而放弃内心的道义和追求。"栖迟道自存"进一步强调,即使身处困境,诗人依然坚守自己的道路,保持内心的宁静和道义的坚持。
"瓦寒檐雀聚"通过描绘屋檐下聚集的麻雀,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也暗喻世态炎凉。"帙古壁鱼繁"则借书卷的古老和壁上的鱼纹图案,寓言知识的积累和岁月的沉淀。
最后两句"叹此风尘际,幽怀孰与论"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浮沉的感叹,以及无人理解自己深藏不露的情感的孤独。整首诗以个人的孤独和坚守为线索,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俗的淡然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