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春

渔火江枫钟早动,晚色入高楼。

台前玉镜明如月,牵衣坐、慵自梳头。

织锦机边,乘槎海上,惹起新愁。多时不理箜篌。

罗幌拥清秋。堤上半黄半绿柳树,春前曾系骅骝。

凭仗西风吹妾梦,随他直到凉州。

形式: 词牌: 越溪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越溪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夜晚图景,充满了诗意与情感。开篇“渔火江枫钟早动”,以渔火、江枫和钟声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悠远的夜晚。接着,“晚色入高楼”一句,将视线从水面拉向远处的楼宇,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延伸。

“台前玉镜明如月”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台前对着明亮如月的镜子梳妆的情景,这里的“玉镜”不仅指镜子本身,也象征着女子内心的纯净与美好。接下来的“牵衣坐、慵自梳头”则通过动作细节,展现了女子的慵懒与闲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织锦机边,乘槎海上,惹起新愁”这一句,通过织锦与乘槎(传说中的一种木筏)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思念,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愁绪。织锦机象征着劳作与创造,乘槎海上则寓意着追求与探索,两者结合,既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又蕴含了对自由与梦想的渴望。

“多时不理箜篌。罗幌拥清秋。”箜篌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此处用来象征音乐与艺术的追求。多时不理箜篌,可能意味着女子暂时放下琴弦,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或是对某种情感的回避。罗幌拥清秋,则是通过轻柔的窗帘和清冷的秋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环境。

最后,“堤上半黄半绿柳树,春前曾系骅骝。”这一句通过描写堤岸上的柳树,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过往的美好时光。柳树的半黄半绿,既是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变迁的隐喻。曾经系马的骅骝,可能代表了过去的激情与活力,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寻觅。

“凭仗西风吹妾梦,随他直到凉州。”结尾处,诗人借助西风的力量,寄托了女子对远方的思念与追求,希望自己的梦境能够随风飘荡,直至遥远的凉州。这不仅是对爱情的渴望,也是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与深情。

整体而言,《越溪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和远方的憧憬,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72)

陆求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

秋色无涯,正蒹葭采采,鹭羽飞飞。

才见开襟楼上,露重星低。

又中秋、月转银盘,槎客方归。

潦水静,寒潭照影,丹枫乱点人衣。

对此天清气肃,便篮舆乍登,胜地追随。

看他渔舟初唱,雁阵初齐。

陶然共醉,语骚人、漫赋心悲。

更待那、松间黄菊,开时稳卧东篱。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相思儿令

莫道秋风无力,吹起满天云。

帘外垂杨芳草,绿减两三分。燕子不恋斜曛。

寒蝉鸣向何人。无边落木萧萧,月中乱打柴门。

形式: 词牌: 相思儿令

玉蝴蝶

昨夜纱窗风急,画屏几曲,乍绕牙床。

侍女薰笼,彻晓斜倚天香。

海棠畔、吟残蟋蟀,莲叶下、睡足鸳鸯。步池塘。

满园积翠,一榻新凉。堪伤。

关山千叠,素娥奔月,青女催霜。

雁帛鱼书,坐孤帏、盼尽斜阳。

感恩私、吹笙北里,劳梦寐、弄笛西羌。九回肠。

辘轳高转,井冷梧黄。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甘州遍

良宵永,秋气入银屏。扑流萤。

梧桐树下,芙蓉溪上,有人乘兴坐搊筝。

风淡淡,水泠泠。手持生绡纨扇,仰面看双星。

愁无定。醉酒不须醒。叹多情。

悲哉宋玉,嘹呖雁南征。

形式: 词牌: 甘州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