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端午献扇》由宋代诗人张商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时节献扇给父亲的情景,以及扇子在草堂中的妙用,展现了扇子与自然、生活的和谐交融。
首句“纨扇新成献乃翁”,以“纨扇”这一传统扇子的材质和用途为切入点,点明了献扇的对象是父亲(乃翁),同时暗示了端午节这一特定节日背景,因为端午节时人们常会互赠扇子以示祝福或敬意。
次句“草堂虚寂起清风”,描绘了献扇场景的环境氛围——草堂内一片宁静,却因扇子的轻摇而生出了一阵清风,既烘托了献扇的庄重仪式感,也暗喻了扇子能带来清凉与舒适,象征着对父亲的关怀与爱护。
后两句“欲知妙用真无有,不离而今掌握中”,则进一步揭示了扇子的妙用并非外在的物质功能,而是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即“不离而今掌握中”。这不仅表达了扇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更寓意了人与自然、与生活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强调了简单事物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献扇这一具体行为,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生活与情感的多重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谦逊与感恩的重视,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