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向来储粟辅常平,招鹤翁曾为證明。
可是□□□□者,邑人久不识弦声。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通过对比以突出当前物资储备充足与往日相比有了显著改善。"向来储粟辅常平"表明过去粮食储备相当充裕,以保证边疆军事防御需求;"招鹤翁曾为证明"则是借用古代神话故事, 鹤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这里用以形容边塞生活的宁静与祥和。然而,接下来的"可是□□□□者,邑人久不识弦声"却暗示了一种失落,即虽然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精神文化方面似乎有所缺失,人们已经久违弓箭(弦声)的训练,这在军事边塞地区来说是一种危机。
诗中的意境交织,既展现了作者对当下生活的肯定,也流露出对于某些传统技艺或精神文化可能消逝的担忧。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情感深度和思想性。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公等真堪起太平,我侬久已厌承明。
扶犁只合勤农务,奋笔犹能作颂声。
隽游回首记端平,朝退联鞍出大明。
紫陌难寻看花伴,丹山聊听喊茶声。
痛惩毒螫要持平,不察渊鱼未害明。
棘户有囚疏械系,花村无吏打门声。
廉使端如秤样平,行台非以刻为明。
未论汉吏摇山力,且听尧民击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