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英翰联

遗诀酸辛,痛膝下无儿,堂前有母;

殊勋彪炳,看大河东去,冰岭西来。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英灵。上联“遗诀酸辛,痛膝下无儿,堂前有母”中,“遗诀”二字点明逝者已离世,其遗言令人悲痛。“膝下无儿”则表达了对逝者未能留下子嗣的遗憾,以及对失去父亲或兄长的子女们的同情。“堂前有母”则关注到逝者的母亲,强调了家庭中的女性角色在丧亲之痛中的特殊情感负担。

下联“殊勋彪炳,看大河东去,冰岭西来”转而颂扬逝者的卓越功绩。其中“殊勋彪炳”直接赞美逝者生前的丰功伟绩,其成就如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光照千秋。“大河东去”和“冰岭西来”运用自然景象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的影响如同滚滚东流的大河,永不停息,也如巍峨的冰岭,屹立不倒,象征着其功绩和精神将永远流传,激励后人。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又高度赞扬了其生前的贡献与影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先贤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挽夏继军联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

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藩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生平。

形式: 对联

挽林则徐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沉。

形式: 对联

挽邓显鹤联

著作甚勤,四海声名今北斗;

风流顿尽,百年文献老南村。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