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陈德正的《骊山温泉》描绘了骊山温泉的奇特景象和历史典故。首句“金乌飞入重泉底”以神话色彩开篇,将太阳神乌比喻为金乌,落入温泉深处,象征着高温与神秘。接下来的“烈炬烧山漱山髓”进一步强化了温泉的炽热,仿佛山石都被煮沸。
“阴阳失位水火争”暗示了温泉的阴阳调和被打破,水火相激,可能暗指温泉的热力强大。而“神蛟死”则借龙的形象,形容温泉的沸腾如同蛟龙之死,富有动态感。诗人接着追溯温泉的起源,“玄黄血所变,劫灰烬热煽幽焰”,将其与天地初开、劫难后的余热联系起来,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文瑶密石漾中流”描绘了温泉水在玉石间流淌的景象,如春水般温暖,透出生机。“溶溶春暖回深殿”则形象地写出温泉的暖意渗透到深邃的宫殿,暗示其疗愈和滋养的力量。后两句“华清赐浴承恩始,遗恨千年成祸水”引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典故,温泉曾是皇家恩赐,但最终也成为了引发灾难的源头。
最后,“望春新赐洗儿钱,翻涡十丈黄虬起”以现代视角描绘了温泉的活力,似乎还有新的故事在其中发生,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温泉画卷。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骊山温泉的自然之美,又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