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夏

新绿池塘,一两点、荷花微雨。

人正静,桐阴竹影,半侵庭户。

敧枕未圆蝴蝶梦,隔窗时听幽禽语。

卷沙帏、随意理琴丝,黄金缕。鲛绡扇,轻轻举。

龙涎饼,微微炷。向水晶宫里,坐消袢暑。

剥啄谁敲棋子响,莺儿林里惊飞去。

最好是、活水瀹新茶,醒春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风光图。开篇“新绿池塘,一两点、荷花微雨”便设定了一个清新的水乡景象,池塘里荷花初放,细雨如丝,营造出一片淡雅静谧的氛围。

“人正静,桐阴竹影,半侵庭户”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时光中的感受。这里的人虽不见其形,但从“正静”的状态可以推测,是一个内心世界平和安宁的画面。而“桐阴竹影,半侵庭户”则是这种宁静氛围的具体展现,阳光透过树梢投射在墙壁上,形成自然而温馨的景象。

接下来的“敧枕未圆蝴蝶梦,隔窗时听幽禽语”更增添了一份梦幻与和谐。诗人似乎还沉浸在梦中,而蝴蝶的形象则给梦境增添了几分轻盈和生动。而“隔窗时听幽禽语”则让读者感受到,尽管是在室内,但自然的声音依然能够穿透窗棂,传递到诗人的耳边。

至于“卷沙帏、随意理琴丝,黄金缕。鲛绡扇,轻轻举。龙涎饼,微微炷”,则是对室内生活的一种描写。这里不仅有物质上的享受(如黄金缕的饰品),还有精神上的满足(如随意弹奏的琴声)。而“鲛绡扇”和“龙涎饼”的细节,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欣赏。

“向水晶宫里,坐消袢暑”是对夏日避暑的一种描写。“水晶宫”形象给人以清凉脱俗之感,而“坐消袢暑”的动作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清凉环境中消暑解热的悠然心境。

“剥啄谁敲棋子响,莺儿林里惊飞去”中的“剥啄”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棋子落子的声音,而“莺儿林里惊飞去”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写照。这里的“莺儿”通常指的是鸟类,它们在林间惊起飞翔,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最好是、活水瀹新茶,醒春醑。”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一些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喜爱。在这里,“活水瀹新茶”代表着清新的生活态度,而“醒春醑”则可能象征着对生命力的庆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收录诗词(2)

张半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七星岩

桂林平地起山尖,独此奇峰个个圆。

上应星辰三四点,中藏空洞几千年。

乘槎客子频相访,骑鹤仙人竟不还。

多少南来骢马客,品题诗句细磨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

东扼迅流疑引翼,西峙群阜如盘龙。

嵚巇峻拔不可拟,绝岸万丈凌长空。

下阚澄潭迥无际,旁睨比屋几可封。

天意造物岂虚设,控蛮镇楚舒隆隆。

自昔登憩且非一,此山振动惟羊公。

有志平吴运秘略,竭心卫晋推元功。

绥怀远迩人所服,开垦田畴时以丰。

慨然置酒适清旷,中郎幕府贤而通。

语公令望高四海,当与斯山永无穷。

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

亭祠浸坏讵可究,山归民籍木以童。

前知兴衰故有日,览者叹息追无从。

龙图王公守兹土,修举废坠诘初终。

感物思人但长息,剡章疾置闻四聪。

圣宸动色可其请,兹山复兴气象融。

耽耽大厦揭亭宇,肃肃真像严祠宫。

遂使灵光享血食,禁樵复祀资恪恭。

大抵有功及民物,盛德期兴天地充。

今之视古皆一致,休哉千载怀清风。

形式: 古风

寄罗惜惜

昔人一别恨悠悠,犹把梅花寄陇头。

咫尺花开君不见,有人独自对花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剪梅

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鸾凰,谁似鸾凰。

石榴树下事匆忙,惊散鸳鸯,拆散鸳鸯。

一年不到读书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

朝朝暮暮只烧香,有分成双,愿早成双。

形式: 词牌: 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