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俞德渊联

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舍公其谁与归。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邹锡淳所撰《挽俞德渊联》,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操。上联“敬以持己,恕以接物”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即在自我管理时应秉持恭敬之心,在与他人交往时则要宽恕包容。这种处世哲学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与“礼让”,是为人处世的高尚准则。

下联“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表达了即使生命最后一刻,也要坚守信念,不懈怠于追求理想和道德的实践。这不仅是对个人意志的肯定,也是对持续进步、永不放弃精神的颂扬。

“生不交利,死不属子”则进一步阐述了高尚的人生观。活着时不贪图私利,死后也不留连子孙,意味着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福祉之下,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超越个人生死的胸怀,是对社会大义的深刻认同。

最后,“九京可作,舍公其谁与归”中的“九京”是中国古代对阴间的称谓,这句话意为即便在另一个世界,也只有这样的人值得追随。它表达了对俞德渊高尚人格的高度评价与深切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世之人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像俞德渊一样,坚守道德,无私奉献。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更是对道德风范的弘扬,以及对后人的一种激励与教诲。

收录诗词(1)

邹锡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陶然亭文昌楼西厅联

思古发幽情,偃蹇风尘,有一领残衫,青来北道;

登高舒远啸,迷离烟雨,看半樽清酒,绿到西山。

形式: 对联

上海申园联

西园载酒,北郭寻诗,一笑且登楼,饶他红袖青衫,好把新声传子夜;

珠海游春,金台过夏,十年曾作客,得此清风凉月,又留佳话在申江。

形式: 对联

海南琼台联

随宦在天涯,剧难忘韶石箫声,韩江笛韵;

寻诗来海外,最好是苏泉月冷,黎高云深。

形式: 对联

琼州苏公祠联

拜笠屐之新图,古意苍茫,把铁板铜琶,唱一声东去;

过江山之故宅,余怀浩渺,看蛮烟瘴雨,从万里南来。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