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庄漫语(其二)

云寄谁留在,山深不记年。

树根行暗壁,石隙逗晴烟。

碧雨松为盖,沧洲海化田。

时平慰迟暮,馀日理陈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林图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诗人以“云庄漫语”为题,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流露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云寄谁留在,山深不记年”,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时间静止的氛围。云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述,更象征着某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诗人仿佛在问,是谁将这云寄留于此,让山中岁月无痕,时间变得模糊不清。

接着,“山深不记年”四字,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淡忘,暗示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短暂。随后的“树根行暗壁,石隙逗晴烟”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中的细节,树根蜿蜒于暗壁之间,石缝间透出缕缕晴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含了岁月流转的痕迹。

“碧雨松为盖,沧洲海化田”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时间的关系。碧绿的雨水如同覆盖在松树上的翠盖,而沧洲海化田,则是自然变迁的生动写照,海变成农田,意味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生命的循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也蕴含了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赞美。

最后,“时平慰迟暮,馀日理陈编”表达了诗人面对平静时光的欣慰之情,以及在余生中整理旧书、回顾过往的感慨。这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真馆(其一)

少华幽栖处,青霞几静功。

松脂传辟谷,羽服舞回风。

小有仙都观,清虚紫极宫。

五芝前道路,荒棘桂花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过真馆(其二)

少室秘青烟,空流了道玄。

玉书方外检,鸿宝枕中篇。

吐纳曾留诀,神仙祗谩传。

晚晴看逝水,篝火梦三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素洞偶成

突兀层云上,青梯百丈馀。

幽阴疑穴处,亢爽胜楼居。

薄有苍精气,犹存古篆书。

质风锼凿外,浑沌副逃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云庄感事(其一)

咄嗟成感遇,深窈谢人寰。

宿鸟馀残梦,归云已故山。

衣冠今寂寞,岭海路间关。

凭藉乾坤力,同时许赐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