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咏慈乌》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通过对慈乌的描绘,表达了对母爱与孝道的深刻思考。
首句“人间反哺擅虚名”,以慈乌的反哺行为比喻人类的孝顺,指出这种行为虽被社会广泛赞扬,但实际是否能真正体现其内在价值,值得深思。次句“屋角无劳搏啄声”,进一步强调了慈乌的反哺行为并不需要外界过多的关注或刻意的表演,它源自于本能和天性。
“安乐野田餐腐鼠”一句,通过对比慈乌在野外以腐鼠为食的简朴生活,与人类社会中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了真正的孝顺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奉养上,而应深入到内心深处,理解并实践父母的需求与期望。
最后,“凤凰今已九霄鸣”以凤凰象征高贵与卓越,表达出慈乌虽然平凡,但其反哺的行为却如同凤凰般高尚,能够达到九天之上的境界。这不仅是对慈乌行为的高度赞扬,也是对所有孝顺子女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在平凡生活中展现出不凡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慈乌这一形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行为与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相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好与和谐,也引发了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