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有怀仲晦彦集不至

月落北牖晓,邻鸡号梦残。

林端清露坠,寝衣凄已单。

爽朗朝景晰,嘲啾庭雀喧。

日高溪雾收,四望开青天。

荷谢水初冷,菊黄香正繁。

晶晶灏气凝,馀光浮远川。

怀人天一方,晤言谁与殚。

徘徊遂薄暝,丹枫摇暮寒。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亮落下窗外,曙光照进梦醒时分。
树林边晨露滴落,睡衣已觉寒冷孤单。
清晨明亮的景色清晰可见,庭院中的麻雀嘈杂叫唤。
太阳升高,山间雾气散去,视野开阔,天空湛蓝。
荷花凋谢,水面微凉,菊花香气浓郁。
晶莹的露气凝聚,余晖映照在远方的河川。
思念的人在天的那一边,谁能共我倾诉交谈。
我在原地徘徊直到黄昏,深红的枫叶在傍晚带来寒意。

注释

月落:月亮落下。
北牖:北窗。
晓:黎明。
邻鸡:邻居的鸡。
清露:清晨露珠。
凄已单:感到寒冷。
爽朗:明朗。
嘲啾:鸣叫。
溪雾:山溪上的雾。
青天:蓝天。
荷谢:荷花凋谢。
水初冷:水温开始下降。
晶晶:形容露珠明亮。
馀光:残余的阳光。
怀人:怀念远方的人。
薄暝:接近黄昏。
丹枫:红枫。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清晨醒来后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月落晓色、邻鸡报晓的宁静氛围。"月落北牖晓",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黎明时分的清冷,窗户透进微弱的光线,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林端清露坠,寝衣凄已单",通过露珠滴落和衣衫的单薄,传达出秋意渐浓的凉意,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爽朗朝景晰,嘲啾庭雀喧",明亮的晨光与鸟儿的鸣叫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机与活力。

随着太阳升高,"日高溪雾收,四望开青天",雾气散去,视野开阔,诗人的心境似乎也开朗起来。然而,"荷谢水初冷,菊黄香正繁",荷花凋零,菊花盛开,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晶晶灏气凝,馀光浮远川",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清澈与辽阔。

最后,诗人抒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怀人天一方,晤言谁与殚",感叹与知己的相隔遥远,难以畅所欲言。"徘徊遂薄暝,丹枫摇暮寒",在黄昏的微寒中,诗人独自徘徊,满含无尽的思绪。

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清晨的孤独感受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展现了宋词清新淡雅的风格。

收录诗词(14)

黄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居崇安。其母为孙道绚,少师事刘子翚,与朱熹为同门友。以科举失意,遂隐居不仕。理宗庆元五年卒,年六十九。著有《谷城集》五卷。事见《晦庵集》卷七六《黄子厚诗序》、卷八七《祭黄子厚文》,《宋元学案》卷四三有传

  • 号:谷城
  • 籍贯:建安(今福建建瓯)
  • 生卒年:1131~1199

相关古诗词

铁笛亭

一声苍壁裂,再奏蛟龙悲。

事往迹犹在,山空人不归。

形式: 五言绝句

寄南康使君仲晦五十二兄

故人久已别,出拥朱辕轓。

昨尝枉札素,谓言寻里门。

云胡不践诺,使我心烦冤。

天门深九重,叫阍闻有言。

狺狺猛犬吠,曀曀黄霾昏。

何由一褰开,豁然见乾坤。

沈忧谅难寤,掩默孰与论。

秋风吹层波,落叶何翩翻。

林端月照夜,谷口云迷村。

谁同紫芝友,桂枝谁攀援。

江蓠老已尽,况复芳兰荪。

应当虎符恋,茕茕劳梦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江神子.晚泊分水

秋风袅袅夕阳红。晚烟浓。暮云重。

万叠青山,山外叫孤鸿。

独上高楼三百尺,凭玉楯,睇层空。

人间日月去匆匆。碧梧桐。又西风。

北去南来,销尽几英雄。

掷下玉尊天外去,多少事,不言中。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渔家傲.朱晦翁示欧公鼓子词戏作一首

永日离忧千万绪。雪舟远泛清漳浦。

珍重故人寒夜语。挥玉麈。沈沈画阁凝香雾。

风砌落花留不住。红蜂翠蝶闲飞舞。

明日柳营江上路。云起处。苍山万叠人归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