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日边书急,秋风战鼓多。
私忧真过计,长算合如何。
尽敛清淮戍,仍收瀚海波。
栖迟一尊酒,幽恨满关河。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张孝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和个人忧虑的情感。诗中“落日边书急,秋风战鼓多”两句描绘了一种紧迫的战争氛围,显示出国防紧急、战事频繁的情况,反映了北宋时期边疆局势的不稳定。
接着,“私忧真过计,长算合如何”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危机和个人前途的深深忧虑。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困惑,不仅担心个人的命运,也在思考如何处理国家的大计。
“尽敛清淮戍,仍收瀚海波”则描绘了一种恢复边疆安宁的愿望,希望能够平息战乱,重新控制失地。这里,“清淮戍”指的是边关要塞,而“瀚海波”象征着远方战事的余波。
最后两句“栖迟一尊酒,幽恨满关河”则表达了诗人在战争氛围中寻找片刻安宁的心情。即使是短暂的停留,也希望能够借助饮酒来暂时忘却忧虑,而“幽恨满关河”则显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战争与和平、忧虑与希望之间的对比,展现了北宋时期边疆战事的严峻性质,以及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
不详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众岭莽回互,古刹藏乔林。
平川一目尽,列岫千重深。
昔人几经历,我辈复登临。
山川谅不改,徒伤怀古心。
磊落生平志,酣歌万虑空。
名从敦朴重,家为克勤丰。
谁与莱衣戏,唯馀杖萼红。
素车惭有阻,挥泪洒霜风。
云气交流昼窈冥,疾风吹雨杂荷声。
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
托迹江湖三亩足,放怀天地一身轻。
衔杯不用嗟羁寓,未必乘槎胜此行。
才具称要腹,奋然吞八荒。
相期终用世,谁料秪为郎。
地下修文久,人间逝水长。
平湖游览处,山色旧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