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文字廿年缘,近从温室追随,经国饫闻名世论;

天人百端感,怆绝香山讽喻,忧时犹见老臣心。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张之洞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上联“廿年缘,近从温室追随,经国饫闻名世论”描绘了张之洞先生在政坛上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其中,“廿年缘”暗示了两人长达二十年的合作与共事,而“温室追随”则形象地展现了张之洞先生在政治生涯中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经国饫闻名世论”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国家治理和社会舆论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其思想和理念对后世的影响。

下联“天人百端感,怆绝香山讽喻,忧时犹见老臣心”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张之洞先生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其中,“天人百端感”表达了对张之洞先生复杂多维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共鸣。“怆绝香山讽喻”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对张之洞先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以深沉的思考和讽刺的手法进行批判与反思的态度。“忧时犹见老臣心”则直接点明了张之洞先生作为老臣,始终心系国家、忧虑时局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与责任担当。

整联通过对张之洞先生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的深情回顾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凸显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是对一位伟大历史人物的崇高致敬。

收录诗词(3)

胡彤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百越泪丰碑,当时讲学阳明,曾扫欃枪坚半壁;

九年颁宪典,太息鞠躬诸葛,难延岁月竟全功。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帝虚前席,借箸方待留侯,何堪天上赤松,归去道山为导路;

公生长沙,忧世有同贾谊,望断江边香草,惓怀君国总伤春。

形式: 对联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戏彩称觞,九旬寿母;相夫教子,两代诗人。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相识几四十年,因贤阮祝遐龄,许登堂未容谋面;

降生约三万日,使外夷仗节钺,炳事业而焕文章。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