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圃学使以重刊秀野堂本韩诗见贻赋谢

平生尊韩公,梦寐每若见。

学诗名吾斋,古来宝李汉。

侧想秀野堂,苦心事摩研。

精本世罕求,日久或漫漶。

嘉惠重开雕,朱墨何璀璨。

流传贵有人,欣复归使院。

我登文海堂,获此剧欢忭。

篷窗日吟诵,客路消午倦。

窃谓公文章,流派实淹贯。

光焰万丈长,已导欧苏先。

寻源共追溯,乌能得涯岸。

性情得所近,学焉志吾愿。

拜嘉多余珍,此惠实所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孔宪彝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韩公(可能是韩愈)的深深敬仰和对韩诗的热爱。首句“平生尊韩公,梦寐每若见”直接抒发了他对韩愈的崇敬之情,仿佛在梦中都能常见其人。接着,诗人提到韩愈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以及自己以“学诗名吾斋”的方式来亲近和研究他的作品。

“侧想秀野堂,苦心事摩研”描绘了诗人对韩诗深入钻研的场景,想象自己置身于韩愈的“秀野堂”,用心研读,尽管原作可能因岁月而有所磨损,但重新刊刻的版本却光彩夺目。“嘉惠重开雕,朱墨何璀璨”赞美了张小圃学使重刊韩诗的善举,使得珍贵的诗篇得以流传。

诗人感慨“流传贵有人”,对学使的贡献表示感激,并在“我登文海堂,获此剧欢忭”中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他在旅途中的午后疲倦也因此得以消解。接下来,诗人高度评价韩愈的文章风格,认为其影响深远,甚至超越了欧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韩愈性情与文章的亲近,以及自己通过学习韩诗来实现个人志向的决心,并再次强调这份礼物的珍贵,是所有赠予中最宝贵的。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韩诗的敬仰和对学使的感激交织其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收录诗词(6)

孔宪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诗舲方伯以伏波铜鼓送焦山寺中作诗纪事依韵和之

宝气夜上贯东斗,蛟龙拜舞江声吼。

无人知是铜鼓来,但讶虹光满户牖。

此鼓流传自峤南,伏波将军手亲叩。

斑斓古色青且苍,神物犹存千载后。

张公得之桂岭西,万里携归达江口。

草堂藏弆多吉金,独此神奇宝永久。

兴至摩挲日千百,诗成落笔驱蛟虬。

忽思位置焦山巅,径买扁舟载之走。

雁堂有鼎属定陶,诸葛鼓左此在右。

昔染蛮云瘴雨寒,今依佛火禅镫黝。

词坛歌咏诗人豪,寺门镇压老僧守。

千秋雅举传名山,真州延安同不朽。

形式: 古风

赠包慎伯明府

材大难为用,垂垂七十年。

此怀自饥渴,余论总流传。

入品书真圣,多情句欲仙。

白门游已倦,高卧对江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凉夜检理旧书感赋

少时不愿轻去乡,读书愿罄家所藏。

间从邻好乞善本,手钞夜阑镫烛光。

亦知力索乏真味,不解癖嗜长匆忙。

丹黄纷藉染十指,签帙散乱堆满床。

乙科误人再奔走,浮云改变家业荒。

饥来驱我苦无暇,安能捆载随轻装。

远函复报遭水厄,败垣毁室同悲伤。

阳侯岂其爱文字,如此豪夺真猖狂。

河北归来迫冬尽,蒸暴镇压收流亡。

频年浮踪今暂息,十仅其一充行囊。

今夕何夕幸无扰,检书未竟心彷徨。

旧墨过眼了不识,惊回断梦春茫茫。

人生诵读亦有命,何殊金紫登朝行。

百不如人恃有此,叠经催折成老苍。

素缣欲动林风静,净风横斜窗月凉。

呼名肃拜酹杯酒,长思鉴我非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清明

淡淡湖风弄雨丝,纸灰飞上绿杨枝。

三年不过归元寺,肠断清明上冢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