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住一师

山月溪云忆远公,一瓶一锡住西峰。

何由得到安禅处,洗耳閒听碧涧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䞇的《忆住一师》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名为“住一师”的僧人隐居于西峰的生活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僧人修行生活的向往。

首句“山月溪云忆远公”,以山中的明月和溪边的白云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在回忆一位远离尘嚣的高僧。“远公”在这里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借以表达对隐逸僧人的敬仰之情。接着,“一瓶一锡住西峰”描绘了住一师简朴的生活状态,一瓶一锡,是僧人行脚必备之物,寓示着其清贫而专注的修行生活。

“何由得到安禅处,洗耳閒听碧涧松”则进一步展现了住一师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安禅,即安心于禅定之中,不受外界干扰。诗人想象自己能够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通过“洗耳”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倾听自然之声的愿望,尤其是那碧绿山谷中松涛的回响,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僧人修行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美好愿望。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91)

陈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榆林送武靖侯赵公还京

古人一日别,常怀千里思。

况在天之涯,而与君相离。

风寒岁云暮,夜永鸡鸣迟。

悠悠行路难,苦乐心自知。

人生如浮云,聚散安可期。

君归日以远,我归当何时。

岂不念乡国,顾此王事縻。

霜月满孤城,照见游子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中秋对月用孟浩然韵

明月下空庭,清光寒不湿。

褰帘坐未久,忽见飞萤入。

客怀寂无聊,何处砧声急。

对酒不成吟,起向西风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偶出

客况久岑寂,薄言试春游。

草色漫成绿,野塘新水流。

閒云自来往,落日山光幽。

时景不待人,中有千古愁。

古人去不返,今人空白头。

兹怀眇难语,惆怅归未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酷暑

祝融鞭起火龙怒,赤尾摇空扫云雾。

海波万丈煎欲乾,五岳查滓碎如蠹。

徙薪移突竟无功,烂额焦头肯相顾。

封姨忍气莫敢嘘,阿香停车莫敢度。

玉皇深拱九霄宫,此患如何犹不悟。

昨日我从天上来,便欲还从天上去。

去时直造玉皇前,伏愿倾心细陈诉。

愿驱祝融鞭火龙,好把阴阳再调护。

我归奚用借天瓢,手挽银河颠倒注。

洗清寰宇息风烟,大使苍生蒙雨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