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望夫石

自君之出西玉门,寒砧夜夜驱离魂。

楼兰未灭君不归,泪眼一注穷昆崙。

自纺自绩孰与存,眼青直到天地昏。

城中少年生情性,一曲离鸾岂堪听。

妾身自是蓝田璧,宁向峰头化为石。

海水屡见成丘山,犹望夫君生入关。

呱呱小儿尚在手,白衣苍狗无不有。

谁家去夫䞉出丑,世上妇人多姓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望夫石》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自君之出西玉门”,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丈夫远赴边疆,远离家乡。“寒砧夜夜驱离魂”一句,以“寒砧”(捣衣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对丈夫的思念,夜晚的捣衣声仿佛在驱赶着主人公的离愁别绪,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楼兰未灭君不归”一句,借用了古代边防战争的典故,暗示丈夫虽身处战乱之地,但仍未归来,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的忧虑和期盼。“泪眼一注穷昆仑”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仿佛能直达遥远的昆仑山脉,表现了她情感的强烈与深沉。

接下来,“自纺自绩孰与存”一句,通过主人公亲自纺线织布,却无人陪伴的场景,展现了她生活的孤寂与无奈。“眼青直到天地昏”更是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推向极致,仿佛她的眼泪能穿透天地,直达远方的丈夫。

“城中少年生情性,一曲离鸾岂堪听”两句,通过对比城中少年的无忧无虑与主人公的愁苦,突出了她内心世界的沉重与复杂。“妾身自是蓝田璧,宁向峰头化为石”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珍贵的蓝田璧,即使化为石头,也要守候在丈夫必经的路上,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诚。

最后,“海水屡见成丘山,犹望夫君生入关”一句,以海水变为丘山的自然现象,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但主人公依然满怀希望,期待丈夫平安归来。“呱呱小儿尚在手,白衣苍狗无不有”通过描述家中尚小的孩子和世事无常,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家庭的牵挂与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复杂而坚韧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黄茅冈和东坡二首(其一)

云龙山下黄茅冈,秋风破帽聊相羊。

徐州太守遗石床,烟花十万皆微茫。

白龙帝乡千里长,有客好事遥相望,高歌不乏太守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黄茅冈和东坡二首(其二)

我醉倚歌千仞冈,一声叱起万石羊。

寒笳数声咽胡床,四山烽火何茫茫。

道路阻绝烟尘长,京华咫尺不可望,小子年来学佯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东征

大风从西来,行子向东去。

黄尘十丈强,没尽伤心树。

匹马追风不受鞭,长安回首思悠然。

城头笳鼓晚来急,村村寡妇当檐泣。

形式: 古风

鹧鸪行

行人行人子细听,鹧鸪近前语分明。

山有长蛇兼罔两,水若可涉霜涛惊。

哥哥欲行须暂停。

君不见赤雉四顾不出山,虞人关弓射雉还。

君不见大鹏抟风九万里,六月一息图南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