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太傅

陈人尝传李太傅,云作太守来此州。

顷遭暴水拉堤出,设施画略排横流。

大偷尝欲穴堤腹,掩之即日断其头。

至于小猾幸民祸,钩罗姓名皆不留。

陈人恬恬但眠食,恃公牢固如山丘。

今兹水暴潴外郭,眼见盗贼何由仇。

况我方在艰阨中,窜奔日惧蛟龙求。

乌乎不见李太傅,使我涕泪成沈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从前有人传说李太傅,说是他担任太守来到这个州。
不久遭遇猛烈洪水冲毁堤坝,他的规划和措施抵御着洪流。
大盗曾想挖穿堤坝核心,但被发现后立刻被处决。
对于小奸猾之人,他们依赖于百姓的苦难,名字也被记录清除。
陈地的人们安心生活,只知吃喝睡觉,信赖公家如同山岳稳固。
如今洪水肆虐,眼看盗贼横行,如何报仇雪恨。
更何况我正身处困境,每日逃亡唯恐蛟龙般的恶势力追捕。
哎呀,怎不见李太傅的身影,让我悲痛欲绝,满心忧虑。

注释

太傅:古代官职,指学识渊博的官员。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暴水:猛烈的洪水。
堤出:堤坝受损,露出。
设施画略:规划的防洪设施。
横流:洪水横溢。
穴堤腹:挖穿堤坝的中心。
掩:揭露、发现。
小猾:小奸猾的人。
幸民祸:依赖于百姓的苦难。
潴:积水停滞。
乌乎:哎呀,感叹词。
沈忧:深重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所作的《上李太傅》,表达了对前人李太傅的怀念和对其治水有方、打击盗贼的赞赏。诗中通过讲述李太傅在任时成功抵御洪水,保护堤防,连强盗也不敢轻易侵扰的故事,展现了他为官的魄力和百姓对其的信赖。诗人感叹现今自己身处困境,仍期待能有像李太傅那样的贤者领导,对抗水患和盗贼,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大寒呈张太博

寒风怒蓬勃,排户入吾室。

沙灰涨天黑,白日赤黄色。

捉衣拥肩坐,心脾寒憀慄。

须臾天气变,阴黯如涂漆。

跳空雨雹飞,四走珠玑出。

数子方叹惊,共怪天公逸。

先生携书来,昂颐杖飞策。

乃召二三子,环坐与之席。

呼童令取酒,盘饤杂梨栗。

酒行寒气除,春阳生四壁。

先生说大义,驰骛何纤悉。

洞彻人精神,两耳飞霹雳。

老语植根节,九牛不可屈。

尧眉与舜目,缅若曾相识。

如当夜黑中,光耀见赤日。

退思圣贤业,所积在劘剔。

韦皮画山龙,块泥亦瓦砾。

人固有识智,非如物之植。

而不自刻苦,昼夜如刀尺。

年齿方壮健,男儿宜努力。

方今太平民,尚未获苏息。

谁能拱两手,看人树勋绩。

形式: 古风

山阳太守见招值病以长句谢之

山阳大都天下誇,长淮蟠山无垠涯。

春风万里汉东来,流辉泱漭不可遮。

绕城楼台满空紫,瓦光碧滑流成波。

东园花草趁姿媚,真珠蓓蕾黄金芽。

太守政閒日无事,隼旟聊驻朱轮车。

宝明簪裾尽贤彦,金盆泻酒成飞花。

山河喧咽歌管外,舞裾绣画金缕霞。

都人来从无居人,飞尘杂沓何繁华。

固知太守为民意,与民欢然无怨嗟。

明日邀我复同游,我已病酒醉在家。

伏枕不得从车尘,坐见落日啼栖鸦。

形式: 古风

为题小灵隐修广师法喜堂

浮屠藏家多在山,飞舟跨海烦往还。

不如广师开此堂,清旷不减山中间。

前有怪石天所镵,莓苔模糊苍鬼颜。

我时跨马来扣关,访师对石终日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忆陪诸公会张侯之第

姚黄左紫虽绝品,不言不笑空夭斜。

不如共访张公子,自有三枝解语花。

主人耳热更促席,坐客眼乱忘归家。

扁舟一夕若风雨,怅望落日沉寒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