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少孙咏鲁直长沙旧词,因次韵

青楼薄倖,已分终难偶。

寻遍绮罗间,悄无个、眼中翘秀。

江南春晓,花发乱莺飞,情渐透。休辞瘦。

果有人相候。醉乡路稳,常是身偏后。

谁谓正欢时,把相思、番成红豆。

千言万语,毕竟总成虚,章台柳。青青否。

魂梦空搔首。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在青楼中遭遇薄情之人,早已明白难以长久相伴。
在华丽的衣裳和美女之间寻找,却找不到一个能让我心动的人。
江南的春天早晨,花开满园,鸟儿纷飞,情感逐渐涌出。别再说我消瘦了。
如果有真心人在等待,即使醉酒之路再平稳,也常常落在最后。
谁会料到正当欢乐之时,思念之情却化作了红豆。
纵有千言万语,最终都成为空谈,如同章台的柳树,还能否依旧青翠。
梦中徒然抓头,心中空自烦恼。

注释

青楼:妓院。
薄倖:薄情之人。
绮罗:华丽的衣裳。
翘秀:出众的美貌。
江南春晓:江南春天早晨。
相思:思念之情。
章台柳:借指女子或爱情。
青青否:是否依旧青翠。
魂梦:梦境。
搔首:抓头,表示焦虑。

鉴赏

这首诗名为《蓦山溪》,出自宋代诗人李之仪之手。诗中通过对青楼、绮罗和江南春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青楼薄倖,已分终难偶。寻遍绮罗间,悄无个、眼中翘秀。"

这里描写的是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景。青楼代表了往日的欢乐场所,而现在却显得空旷而无人;薄倖则是指微小的幸福或快乐,已分终难偶意味着这些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再也无法相聚。绮罗间寻找的是旧日的情感痕迹,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剩下眼中翘秀的回忆。

"江南春晓,花发乱莺飞,情渐透。"

江南春晓常被用来形容美丽而又稍纵的景象,这里则是诗人心境的写照。春天的早晨,花朵绽放,随风飘散,正如诗人的情感,正在悄然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休辞瘦。果有人相候。"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休辞瘦可能是指词人自己的瘦弱形态,也暗示着因思念而消瘦。果有人相候,则是说尽管自己身处异乡,依然有知心的人在等待。

"醉乡路稳,常是身偏后。谁谓正欢时,把相思、番成红豆。"

这里写的是诗人饮酒以忘愁的场景,但即便是在醉乡之路上,也总感觉自己落单。而“把相思、番成红豆”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将思念化作诗词,就如同用红豆来计数一般。

"千言万语,毕竟总成虚,章台柳。青青否。魂梦空搔首。"

最后几句是对一切美好与情感的无奈总结。无论说了多少情深意重的话语,最终都化作泡影。而章台柳则是一种常用来比喻相思之物的象征,青青否,是对往昔时光是否还存在的怀疑。魂梦空搔首,则是表达了一种心灵上的空虚与无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词人深沉的相思之情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其三)采石值雪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

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

匀飞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见,水如山,浑在冰壶里。

平生选胜,到此非容易。

弄月与燃犀,漫劳神、徒能惊世。

争如此际,天意巧相符,须痛饮,庆难逢,莫诉厌厌醉。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四)

晚来寒甚,密雪穿庭户。

如在广寒宫,惊满目、瑶林琼树。

佳人乘兴,应是得欢多,泛新声,催金盏,别有留心处。

争知这里,没个人言语。

拨尽火边灰,搅愁肠、飞花舞絮。

凭谁子细,说与此时情,欢暂歇,酒微醺,还解相思否。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一)次韵徐明叔

神仙院宇,记得春归后。

蜂蝶不胜闲,惹残香、萦纡深透。

玉徽指稳,别是一般情,方永昼。因谁瘦?

都为天然秀。桐阴未减,独自携芳酎。

再弄想前欢,拊金樽、何时似旧。

凭谁说与,潘鬓转添霜,飞陇首。

云将皱,应念相思久。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二)北观避暑次明叔韵

金柔火老,欲避几无地。

谁借一檐风,锁幽香、愔愔清邃。

瑶阶珠砌,如膜遇金篦,流水外,落花前,岂是人能致。

擘麟泛玉,笑语皆真类。

惆怅月边人,驾云轸,何方适意。

么弦咽处,空感旧时声,兰易歇,恨偏长,魂断成何事。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