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羲之游目帖真迹(其二)

汶岭峨眉好在,兰亭乐毅剩名。

怪底龙跳笔法,鼻祖白云先生。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题王羲之游目帖真迹(其二)》。诗中以“汶岭峨眉好在,兰亭乐毅剩名”开篇,将汶岭和峨眉山的美好景色与兰亭的盛名并提,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意境。接下来,“怪底龙跳笔法,鼻祖白云先生”两句,则是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度赞扬,将王羲之的笔法比作龙腾云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书法的灵动与高超技艺,同时称其为“鼻祖”,表明了对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地位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王羲之游目帖真迹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通过对比自然美景与文化盛名,以及对王羲之笔法的描绘,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平安月镜居

裁就平安竹,装成月镜居。

卧游常泛泛,兴寄自如如。

湘浦画非幻,黄冈记亦虚。

一般君子号,在水友芙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泛月(其一)

雨净天光云敛空,御湖初递芰荷风。

琉璃世界虚明景,只拟银河路可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泛月(其二)

扁舟又泛今宵月,一梦还思旧岁人。

正待寻欢期适兴,无端即景更伤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董邦达山水幅

不经意想饶神契,尽得风流远俗缘。

湿润重重山蔚秀,浓青霭霭树生烟。

构将野阁堪凭槛,汇得平湖合放船。

兴到题诗乍回忆,小成离别动经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