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补山编修寓舍小饮论文

古人绝学不易寻,小技雕虫曷足喜。

聪明无多好自炫,立谈早已见底里。

乡里小儿徵逐游,衣冠楚楚蜉蝣比。

杜门无人共读书,怜余伥伥瞽者似。

不殖将落难自树,老大无成伊何底。

知公韬晦含内心,质有其文斯真美。

关中风气推独厚,导源须从子张子。

从来吕马俱人豪,强立不反基寸累。

布帛菽粟能活人,何用珠玉及锦绮。

亦有潜德及草莱,独行君子二曲李。

贞松古柏凌烟霜,不与花草随风靡。

华而不实终何有,羊质虎皮安足齿。

小饮醺然得畅谈,心花怒生粲珠蕊。

根柢不存喜弄笔,恐与古人作奴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世锡的《过补山编修寓舍小饮论文》是一首表达对学问、品格和生活态度的感慨之作。诗中,作者首先批评了那些炫耀雕虫小技之人,认为真正的学问深藏不露,智者一席谈话就能洞悉其深浅。接着,他以乡间少年和衣冠楚楚却如蜉蝣般短暂的人物为喻,批评浮躁和不务正业的行为。

诗中提到杜门苦读的孤独,以及对知识贫瘠者的同情,强调了积累学问的重要性。随后,诗人赞美了像补山编修这样韬光养晦、内心充实的人,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美。接着,他推崇关中的淳朴风气,认为应当向古人如子张子学习,保持独立人格,不因世俗追求而迷失。

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美德在于实用而非奢华,即使是普通的生活也能滋养人心,华丽的外表并不重要。他赞扬了那些潜心于民间,默默奉献的君子,如二曲李般的隐士。最后,诗人通过小酌畅谈,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但也提醒自己要扎根深厚,以免沦为古人之奴。

整首诗语言质朴,内涵丰富,既有对学问的敬仰,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

钱世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真定

昔日繁华地,雄于燕赵间。

春风元石冢,明月紫微山。

野旷蓬恒卷,城荒柳自闲。

迢迢芳草色,绿遍井陉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山径晓行

畏寒蒙絮帽,车上宿酲醒。

诘屈穿山曲,琳琅掣晓铃。

霜侵牛背瘠,树暗虎风腥。

东望朝晖满,蛾眉一带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平湖书斋冬日偶题

千仞云霄让凤翎,两三冻雀共空庭。

放歌天地纷哀乐,落魄江湖任醉醒。

与我有恩窗日暖,去人何远海峰青。

琅然年少书声好,犹爱深宵与细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余于庚辰三月三日从金桧门先生渡滹沱河赴赵州今先生归道山余以落拓浪游复过此河怆然有作

忆昨风光上巳天,双旌婀娜大堤边。

髯仙控鹤今何处,走马寒烟一惘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