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孙(其一)

乔木阴连屋,溪山旧相儒。

昨辞天上禄,今得掌中珠。

种德惟桑梓,传家只典谟。

善缘天不负,阴骘本无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喜得孙》是明代诗人康麟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对家族传承与子孙后代的深厚情感。

首句“乔木阴连屋”,以乔木的浓荫与房屋相连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家庭氛围,象征着家族的繁盛与庇护。接着,“溪山旧相儒”一句,将自然景观与儒家文化相结合,暗示家族世代传承着儒学的精神,生活于山水之间,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昨辞天上禄,今得掌中珠”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得到孙子比作得到了掌中的珍珠,既表达了对孙子降临的喜悦之情,也暗含了对家族血脉延续的重视与期待。这里“天上禄”象征着高远的荣誉或地位,“掌中珠”则代表珍贵的子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种德惟桑梓,传家只典谟”进一步阐述了家族教育与道德传承的主题。诗句中的“桑梓”指故乡,象征着家族的根基;“典谟”则是古代的典籍,代表了儒家的教诲与道德规范。这两句强调了家族成员应以道德为本,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与文化。

最后,“善缘天不负,阴骘本无拘”表达了对善行与命运关系的思考。诗句中的“善缘”意味着善行会带来好的结果,“天不负”则表明上天不会辜负善良的人。“阴骘”在这里指的是暗中的善行,即不求回报的善举。这两句鼓励人们行善积德,相信善行终将得到回报,无论是在世间的评价还是在未来的命运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家族传承、子孙后代以及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家庭、社会与个人道德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

康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佛不在木一章章十句

佛不在木,念不在珠。绵绵不断,无欠无馀。

厥色维紫,厥质维樗。渠今即我,我不是渠。

永言数之,渠我如如。

形式: 四言诗

山鬼四章章四句

明月在天,塔影在地。北风凄凄,惟吾与尔。

塔影在地,明月在天。汝不我处,人谁汝怜。

汝惟一舌,我惟一脚。我啸汝歌,汝歌我跃。

天地草草,山河落落。霜老星残,云胡不乐。

形式: 四言诗

喜得孙(其二)

龙江佳丽地,绿水绕青山。

秀挺蟾宫桂,香生谢砌兰。

伏犀丹顶出,新月两眉弯。

况有诗书泽,家家学孔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思亲

亲舍迢迢久别离,客边无日不兴思。

西风孤馆闻蛩处,疏雨残灯听漏时。

上国霜寒鸳被薄,大江天远雁书迟。

白云望断空翘首,彩服何年献书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