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烓所作的《送闵都宪陛南司寇》。诗中描绘了壮丽的出征场景,表达了对即将出使南方的闵都宪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首句“挝鼓发楼船”,以“挝鼓”和“发楼船”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军队出征时的热烈场面,鼓声震天,战船启航,气势磅礴。接着“欢声沸远天”,进一步渲染了出征时的热烈气氛,欢呼声如同沸腾的浪潮,响彻云霄,展现出将士们的高昂士气和对胜利的渴望。
“春花明五岭,烽火息三边”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春日里五岭山间的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象;另一方面则暗示了战争的结束,烽火熄灭,边境安宁。这种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既是对出征目的的肯定,也是对和平的向往。
“功在摩厓石,名垂汗简编”两句,赞美了闵都宪的功绩将被铭记,不仅刻于摩厓石上,更会流传于史书之中,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这不仅是对个人功绩的肯定,也体现了对历史贡献的尊重。
最后,“乡园今便道,昼锦即神仙”表达了对闵都宪归乡后的美好期待。在完成使命后,他可以回到家乡,享受宁静的生活,如同神仙一般自在。这既是对归途的想象,也是对平安归来、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出征场景、对和平的向往、对功绩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和平稳定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