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宫车晏驾怆然书感

惊传遗诏下江村,忍向邮亭问改元。

紫禁何年回御辇,孤臣无地报深恩。

遗弓怅望龙髯远,负扆争看帝座尊。

相国古来重伊傅,先朝耆旧几人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庞尚鹏在听到宫车晚归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哀伤与感慨。诗中以“遗诏”、“邮亭”、“紫禁”、“御辇”、“孤臣”、“深恩”、“龙髯”、“负扆”、“帝座”、“相国”、“伊傅”、“耆旧”等词语,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皇室衰落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忠诚臣子角色的自我反思。

首联“惊传遗诏下江村,忍向邮亭问改元。”开篇即以“遗诏”点明了事件的性质——皇帝去世,消息传来时的震惊与悲痛。诗人不忍心在邮亭询问新年的更替,暗示了对旧时代的怀念和对新纪元的无奈接受。

颔联“紫禁何年回御辇,孤臣无地报深恩。”将目光转向皇宫,表达了对皇帝不再回宫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作为“孤臣”的自己无法回报君主深厚恩情的悲哀。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往昔的荣光与现在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颈联“遗弓怅望龙髯远,负扆争看帝座尊。”进一步描绘了对皇帝的追思与怀念。“遗弓”象征着皇帝的离去,“龙髯”则代表了皇帝的尊严与威严。诗人怅然若失地望着这些象征物,表达了对皇帝的深深怀念。同时,“负扆”与“帝座尊”形成了对比,前者暗示了皇帝的不在,后者则强调了帝位的尊贵,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权力更迭的感慨。

尾联“相国古来重伊傅,先朝耆旧几人存。”将话题转向历史与传统,引用了古代相国伊尹和傅说的例子,强调了忠臣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先朝耆旧几人存”这一问句,表达了对过去忠臣的怀念以及对当今人才凋零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忠诚与责任的思考,以及对过往辉煌的怀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右崧大守将赴京过予晚酌

金井梧桐叶正稀,漫劳车马款荆扉。

天高海岳含秋色,风起桑榆送夕晖。

对酒不堪闻羽檄,忧时谁复念宵衣。

争看威凤翔千仞,好向朝阳览德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淡月疏星天气凉,飞飞长似逐人忙。

风高便入金鳌阁,雨暗还来绿野堂。

谁笑浮生同腐草,夜看青史借馀光。

相逢若问行藏事,莫怨人间白昼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百舌

百鸟谁能辨姓名,翩翩鸾凤喜和鸣。

如何盖日频相语,似为前身怨未平。

词客共怜鹦鹉赋,行人休问鹧鸪声。

若教倚树深藏舌,应笑攒眉过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谭永明中秋枉顾谈时事因及高堂白发感而赋此

曾忆当年赋远游,马前明月几中秋。

披襟正忆都亭梦,倚剑宁忘国士忧。

翠竹江村频下榻,晚山斜日共登楼。

应怜寸草心长在,莫向风尘早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