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猫为颖楼逐去作诗戏之

猫奴虽小畜,首载自《三礼》。

祭与八蜡迎,圣人所不废。

而况爱者多,难以屈指计。

立冢标霜眉,哦诗称粉鼻。

黄荃工写生,昌黎曾作记。

五德谑见嘲,十玩图斯绘。

黄金铸像偿,沈香斫棺瘗。

乃知爱猫心,无贵贱钜细。

余亦坐此癖,张搏绝相似。

贮之绿纱帷,呼以乌圆字。

箬裹红盐聘,柳穿白小饲。

时时绕膝鸣,夜夜压衾睡。

著书盈简编,颇自矜奇秘。

神骏支公怜,笼鹅右军嗜。

所爱虽不同,玩物宁丧志。

檀郎独胡为,似疾义府媚。

一旦触其怒,束缚遽捐弃。

据座啖牛心,虽然名士气。

当门锄兰草,颇伤美人意。

知君味禅悦,此举非无谓。

吞却死猫头,悟彻无上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孙荪意的诗《所爱猫为颖楼逐去作诗戏之》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猫咪的深厚情感和对猫咪被逐的戏谑回应。诗中提到猫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如《三礼》记载,祭祀时与八蜡同列,显示其受到尊重。诗人形容猫咪的可爱,如“霜眉”、“粉鼻”,并引用黄荃和韩愈的典故,说明人们对猫的喜爱历史悠久且广泛。

诗中通过“黄金铸像偿”、“沈香斫棺瘗”等夸张手法,表达了对猫咪的珍视程度,甚至不惜用贵重物品来表达爱意。诗人自述因猫咪而有的癖好,对其照顾备至,如“绿纱帷”、“乌圆字”的昵称,以及精心喂食。然而,猫咪最终被逐,诗人以“神骏支公怜”、“笼鹅右军嗜”等典故,暗示自己虽被戏弄,但仍能保持雅兴,不因玩物丧志。

诗的结尾,诗人以“吞却死猫头”暗喻对猫咪被逐的释然,认为此举有助于领悟更高深的禅理,体现了诗人超脱的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对猫咪的情感、历史文化和个人心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趣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1)

孙荪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塘怀古

古杭形势称雄界,左右江湖作襟带。

我来吊古发长嗟,舞榭歌楼陈迹在。

缅昔钱王乘王气,八州保障民生倚。

西湖之水不肯填,愿作开门节度使。

一朝点检腾风云,四方纳贡皆称臣。

是时钱塘归附早,底须振旅烦曹彬。

如何瞬息红羊换,绝域兵戈穷庙算。

苍黄泥马渡江来,故国山河弃天畔。

再延国祚百馀年,占得临安半壁天。

《黍离》莫洒孤臣泪,回首樊楼只黯然。

偏安遂尔成南渡,此事由来亦天数。

居民争望小朝廷,汴水苍茫渺何处。

北地悲笳夜月哀,西湖歌管春风来。

但得和戎长计在,君臣行乐莫相催。

即今故殿埋蓬葆,凤凰山上无人到。

荆榛寂寞铜驼悲,萝薜荒凉山鬼吊。

惟有梳妆台畔池,春来长遍胭脂草。

形式: 古风

孝烈将军歌

挟弓刀,跨鞍马,宛宛去边城,妾是从征者。

昨夜可汗来徵兵,户有三丁抽一丁。

阿爷年衰小弟弱,妾替爷征死亦乐。

戎装结束慷慨行,万里驰驱入沙漠。

黄河东去黑水西,愁云惨惨阴山低。

故乡一片深闺月,夜夜沙场照铁衣。

狡兔雌雄那可怜,火伴同行空习见。

不画蛾眉十三年,归来依旧芙蓉面。吁嗟乎!

英雄何必皆男儿,须眉纷纷徒尔为。

君不见,孝烈双兼古莫比,乃在区区一女子。

形式: 古风

夕阳

闪闪翻鸦背,遥天一线留。

钟声孤寺暝,帆影半江秋。

流水杳然去,乱山相向愁。

虽怜无限好,行客莫夷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飞来峰

终古不飞去,苍然卧冷云。

秋高山露骨,石瘦树盘筋。

宝佛留真相,清泉漾縠纹。

胜游怀白傅,千载剩遗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