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先兄祠屋(其二)

白发青林一径悭,羊裘不拣钓鱼湾。

当年有誓潭龙窟,身后还悲吊鸟山。

目送斜阳沈海岸,手栽修竹染霜斑。

致身录在凭谁读,垆冷香消亦等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寄题先兄祠屋(其二)》中的一节,描绘了先兄祠屋周围的环境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白发青林一径悭”,以白发老人的形象与青葱树林中的小路形成对比,暗示岁月流转与人生的孤寂。次句“羊裘不拣钓鱼湾”借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似乎暗示兄长并未选择这样的归宿。

“当年有誓潭龙窟”回忆兄长生前的誓言,可能与潭水或神秘之地有关,透露出一种庄重与怀念之情。“身后还悲吊鸟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兄长去世后的哀思,即使兄长已逝,诗人仍会在吊鸟山寄托哀思。

“目送斜阳沈海岸”描绘了诗人凝视夕阳沉入海平面的景象,寓言时光流逝,人生无常。“手栽修竹染霜斑”则通过亲手种植的竹子,象征兄长的遗志和诗人对他的纪念,竹子上的霜斑仿佛兄长的印记。

最后两句“致身录在凭谁读,垆冷香消亦等閒”感慨兄长的事迹无人知晓,祠屋冷清,香火不再,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淡然。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先兄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崇祯癸未贼购捕峻亟先母舅玉卿谭翁以死誓脱某兄弟于虎吻谢世以来仰怀悲哽者三十馀年翁孙以扇索敏侄书字缀为哀吟代书苦不能请先兄俯和益以老泪淫淫承睫不止

枫林落叶岳云寒,兄弟披离片影单。

九族凭谁容破壁,寸心巳许付危湍。

恩深草屩随拖杖,命续霜刀惜刈兰。

今日渭阳回首处,萧条白发泪痕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别峰庵二如表长老类知子者对众大言天下无和峤之癖者唯船山一汉愧不克任而表师志趣于此徵矣就彼法中得坐脱其宜也诗以吊之

延陵未识披裘客,杨亿还疑转盼僧。

银地界中金屑眼,热油铛里雪山冰。

相逢歧路双趺印,顾笑县崖一杖登。

今日重拈唯荐泪,秋山叶落冷孤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冬山即事(其一)

萝阴曲曲謢迥塘,亭午初消子夜霜。

小藻分波还浸碧,閒花似菊未凋黄。

游鱼带影双遮水,孤蝶迎晴倍惜香。

天物殷勤相假借,凋零不遣恼疏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冬山即事(其二)

元绡垂幕黛烟流,略挂西峰玉一钩。

萧散云还沈碧海,清空人欲访琼楼。

匀匀广野疏星度,恻恻寒心片影浮。

取次閒愁栖泊尽,更谁笙鹤梦丹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