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转峰回杳霭中,石坛幡影表真风。
凭谁貌取清虚老,与对濂溪太极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幽深而神秘的画面。"路转峰回杳霭中"写出了诗人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四周被淡淡的雾气环绕,显得深远而迷蒙。"石坛幡影表真风"则点出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块石头上飘动的经幡似乎传达着一股清静脱俗的气息,暗示着此处可能是一个修行的圣地。
"凭谁貌取清虚老"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在此的高人的好奇和敬仰,希望能有人向他描述这位清修的老者形象。"与对濂溪太极翁"中的"濂溪太极翁"可能是指道家哲学家周敦颐,他以《太极图说》闻名,"太极翁"是对他的尊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想要与这样一位哲人交流的愿望,体现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形象,寓含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哲人的敬仰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不详
不整军容北射狐,却资媒翳取欢娱。
山梁饮啄关何事,浪费君王金仆姑。
浩劫循环无始终,年年玉李杲春空。
初成未占兹山顶,古老唯传展上公。
茅茨绵蕝寄江东,陵庙回看渫血红。
右衽危冠才自保,未能无责敢言功。
风摧雨剥校官碑,集古先生竟不知。
同是光和千岁刻,未容苦县独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