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英公大师挂锡太华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暗暗欢喜莲花山成为近邻,拨开云雾常见到师的身影。
有时遇到难解的字眼,老师就详细地解说给我听。
唐代的李监似乎留下了痕迹,汉代的蔡邕或许是我前生的影子。
令人感叹的是,后继无人,他的书法技艺只能在渭水之滨默默珍藏。

注释

暗喜:内心暗暗高兴。
莲峰:莲花山。
作:成为。
近邻:邻居。
拨开:分开。
云雾:比喻困难或障碍。
师:老师。
频:频繁。
艰难字:难以理解的字。
沐周旋:详细解说。
说与人:告诉别人。
唐李监:唐代的官职名,类似监官。
应:可能。
留后迹:留下痕迹或影响。
汉蔡邕:东汉书法家蔡邕。
想是:可能是。
前身:前世或前人的身份。
堪嗟:可惜,感叹。
继踵:接续,继承。
无徒弟:没有后继者。
笔法:书法技巧。
收藏:珍藏。
渭滨:渭水边。

鉴赏

这首诗名为《喜英公大师挂锡太华》,作者陈抟是宋代的道教隐士,以其道学和丹鼎之术闻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英公大师亲近禅修生活的赞赏,以及对其深厚学识的钦佩。"暗喜莲峰作近邻"描绘了诗人对大师居所环境的喜爱,如莲花般的清净之地成为邻居。"拨开云雾见师频"则象征着大师的智慧如同云雾中的明灯,时常照亮诗人的困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体现了大师乐于解答疑难,耐心教导的品格,使听者受益匪浅。接下来,诗人将大师与唐代的李监(可能指唐代书法家李阳冰)和东汉的蔡邕(书法大家)相提并论,赞美其深厚的书法造诣。最后,"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表达了诗人对于大师后继无人的惋惜,以及对大师书法艺术的珍视,认为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随着大师的去世而深藏在渭水之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修和书法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大师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感慨。

收录诗词(18)

陈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

  • 字:图南
  • 号:扶摇子
  • 生卒年:拼音tuán)(871年—989年

相关古诗词

赠张乖崖

自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

乞得金陵养闲散,也须多谢鬓边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句(其二)

万顷白云独自有,一枝仙桂阿谁无。

形式: 押[虞]韵

中秋月和桃源夫人

仙源尝误到,羁思正萧然。

秋静夜方静,月圆人更圆。

清尊歌越调,仙棹泛晴川。

幽意知多少,重重类楚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紫极观过天柱

道在吾身宇宙宽,朝踰云岫暮云关。

丹灵不服春风转,欲度世人那得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