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

绿荚玲珑乱掷钱,青蚨散出暮春天。

一囊倾尽因风赠,万个飘来藉柳穿。

柱杖徒劳空忆挂,抛珠却喜可同圆。

谁能买得韶光住,唯有新荷共碧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榆钱”为题,描绘了榆树下落满绿荚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季的生机与活力。首句“绿荚玲珑乱掷钱”,以“绿荚”比喻落下的榆钱,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空中轻盈跳跃的情景,如同投掷钱币般玲珑剔透,充满了动态美。接着,“青蚨散出暮春天”一句,通过“青蚨”这一古代货币的隐喻,进一步强调了春季的来临,榆钱如同货币般在暮春时节纷纷洒落。

“一囊倾尽因风赠,万个飘来藉柳穿”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榆钱的飘落与风、柳树相联系,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风将榆钱赠予大地,而万千榆钱则借助柳枝的轻柔舞动,飘然而至,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互动,也蕴含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柱杖徒劳空忆挂,抛珠却喜可同圆”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柱杖象征着对自然的依赖与探索,但在这里却显得多余,因为抛珠(榆钱)的飘落已经足够让人欣喜。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最后,“谁能买得韶光住,唯有新荷共碧鲜”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美景的珍惜。韶光,即美好的时光,难以捉摸,无法购买,唯有眼前的荷花与碧水相伴,成为诗人眼中永恒的美好。这两句诗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歌的哲学意味,引导读者思考时间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榆钱飘落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和时间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70)

朱晓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八日游中桥唐园

果熟榴红曙色晴,阴阴夏木午风清。

柳无白絮三春过,藤有黄瓜五月生。

座对青山浑入画,门依绿水得幽情。

喜看嫩笋多成竹,一树浓槐蜩几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村店

店房虽小驻行装,四壁诗书录子昂。

花气一帘留客住,鸡声满院促人忙。

停机织妇炊新火,罢牧山童杵晚粮。

沽酒不劳村外问,一竿帘影出东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暮夏初晴即事

暮夏斋头事事清,瑶琴一曲弄天晴。

桐阴带润蝉吟急,荷净含香鹭浴轻。

初霁浮云浑有意,新凉入扇已无情。

眼前领得时真景,绝胜园林自在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日偶成

午梦初回日正曛,长天皎洁敛晴云。

走蟫检句呼儿写,开鸭寻香唤婢薰。

梁燕辞巢知社到,池莲败盖近秋分。

莫言篱下无消息,淡淡疏黄蕊半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