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居无碍庵

锡倦依苔壁,松高挂钵囊。

始知心地稳,翻见水云忙。

夜黑鬼生火,天寒雁叫霜。

深林人影少,日月似鸿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居于无碍庵时的内心感受与周遭环境的静谧与清寂。首联“锡倦依苔壁,松高挂钵囊”以“锡”和“钵囊”为载体,暗示了僧侣的身份,同时通过“倦”字和“依”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依赖。而“苔壁”和“松高”则营造出一种自然与禅意相融合的氛围。

颔联“始知心地稳,翻见水云忙”转折巧妙,前句“心地稳”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后句“水云忙”则以动态的景象反衬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颈联“夜黑鬼生火,天寒雁叫霜”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寒冷景象,通过“鬼生火”这一细节,既增添了神秘感,又暗示了孤独与寂寞。而“雁叫霜”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空旷,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与自由的向往。

尾联“深林人影少,日月似鸿荒”收束全诗,以“深林”、“人影少”、“日月似鸿荒”等词句,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时间的悠长,仿佛置身于远古洪荒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3)

大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王粹甫

入竹避生客,家人无处寻。

烧琴成独响,拜石作同心。

花㡳白衣酒,雪中黄面吟。

有时修小节,醉不到东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沈明德

虑君倘早出,却觅尚眠时。

客可科头款,咒能弹舌持。

埽冰去鸟迹,敲雪起花枝。

竹里一幽径,宁容俗客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普善庵谒舷师

老年一不好,松竹对閒身。

或以无师智,相酬有学人。

雪明难晓夜,梅冻易寒春。

已简形骸礼,中谁是主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溪上同孙孟朴

溪上几丛绿,多从新雨生。

足于清水濯,路在落花行。

奇石即思拜,好山不辨名。

柳条莫尽折,借与倦啼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