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山林幽静的生动画面。首句“湿云压岭天宇低”,以“湿云”、“压岭”、“天宇低”三词,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仿佛整个天空都被厚重的云层所笼罩,给人一种压迫感。接着,“阴风号木山兽啼”一句,通过“阴风”的呼啸和“山兽”的啼叫,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交加的场景,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声、雨声和动物的哀鸣。
“石林苍莽昼如夜,咫尺不辨东与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白天的石林比作黑夜,形象地描绘出风雨中视线模糊、难以分辨方向的景象。接下来,“倏焉山雨随风至,万壑千岩驰铁骑”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雨的突然降临,如同千军万马般奔腾而至,充满了动态感和力量感。
“老虬恣鬼驱群霾,起蛰灵湫忘归去”两句,通过“老虬”(龙的一种)的形象,以及“起蛰灵湫”(从沉睡中苏醒的水神)的描述,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增添了神秘色彩和想象力。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人物活动,通过“野翁张盖如匆迫,薄暮家中应有客”两句,展现了一位老翁在风雨中的匆忙与期待,预示着家中可能有不速之客来访。接着,“不惮前村沽酒还,留客从容永今夕”两句,描绘了老翁不顾风雨,前往邻村买酒,热情款待客人的场景,体现了人情的温暖和生活的诗意。
最后,“忆昔年时来诸君,入门西崦已浮云。闲庭落叶起萧索,空山暮雨来纷纷”几句,通过回忆往昔的相聚时光,以及眼前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而“此时欲去无驺仆,下榻感君延我宿”则表达了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