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帐干二首(其二)

铁研磨穿志未伸,也叨朝迹也临民。

九关犹记钧天梦,一舸重寻湘水春。

自笑装怀多倥偬,从知满腹欠精神。

调高郢曲终难和,羞杀歈歌籋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铁研磨砺意志未展,也曾身居朝堂也亲民。
记忆中仍有天宫之梦,再次乘船寻找湘江的春天。
自嘲胸怀满是忙碌,深知内心缺乏活力。
歌声虽高却难以应和,羞于追随前人尘埃。

注释

铁研磨:比喻刻苦磨炼,坚韧不拔。
志未伸:指抱负未能实现。
钧天梦:喻指宏伟的理想或朝廷高位。
湘水春:象征美好的自然与希望。
倥偬:形容事务繁忙,时间紧迫。
满腹欠精神:指内心空虚,缺乏活力。
郢曲:古代楚国的高雅音乐,此处借指高雅的艺术。
歈歌籋后尘:歈歌:歌唱;籋:踏,此处指追随。意为不愿跟随前人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弥宁的作品,名为《和潘帱干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哀叹,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怀念。

"铁研磨穿志未伸" 表示诗人心中的抱负和理想虽然受到压制,但依然坚持不懈,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也叨朝迹也临民" 暗示诗人的关注点在于国家大事与民间疾苦。

"九关犹记钧天梦" 这一句带有一丝神秘色彩,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往昔某些重大事件的回忆,这些事件如同封锁的天门一般难以触及。"一舸重寻湘水春" 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怀念,"一舸" 指独自驾着小船,"重寻" 强调了再次寻找的意味。

"自笑装怀多倥偬" 诗人自嘲自己的抱负过于宏大,而现实中却难以实现。"从知满腹欠精神" 则揭示出诗人内心的不甘平庸,希望能有所作为,但又感到自己能力不足。

"调高郢曲终难和" 这里"调高" 可能是指音乐或文学作品中的高潮部分,而"郢曲" 是古代的一种乐曲,"终难和" 表示即使是在艺术创作上,也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最后一句"羞杀歈歌籋后尘" 中的"歈歌" 通常指的是结束或完成一首诗歌,而"籋后尘" 则可能是比喻用语,表示将过去的瑕疵和不足埋藏起来,不愿再提。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艺术创作上的自我挑战。

收录诗词(181)

史弥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髯

薄劣东风性叵常,欺人老去顿炎凉。

夜来解尽池塘冻,不到诗髯点检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画龙歌

海云飞扬海水摇,云水挟风相怒号。

重渊无底龙睡熟,霹雳一声凌九霄。

额鼻如山目如电,生金鳞甲光芒见。

倏忽变化那可攀,驱江捲湖不作难。

天下丰年在霖雨,勺水归潜还得所。

君不见丈夫用舍安有时,吁嗟乎龙应解知。

形式: 古风

春宵

角声和月透窗纱,惊起啼晴半树鸦。

搅乱先生眠不得,一庭春露湿梨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武冈法曹江叔文

赪乌喷晓金溶溶,入檐涨帽梅花风。

寒香唤我度篱落,蹋破藓碧巡芳丛。

弥襟清兴不可柰,瓮云渴想佳人同。

长须急走喘且汗,曰有重客过匆匆。

撑犁颇亦眷岑绝,跫音满尉逃虚空。

出门一粲辄倾盖,岩电烂烂惊王戎。

长笺衔袖照屋壁,明珠大贝来龙宫。

建安昔者富奇士,迄今代有文章公。

儿童惯见此客否,气象盍求古人中。

翻思槐市出处异,一官何幸俱湘东。

夜阑秉烛浮大白,款接软语春怡融。

公车荐墨行蜚动,腾身稳去陪鸳鸿。

得时要不负所学,鼎鼎事业摩苍穹。

平生琢句肯浪与,持此饯别今文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