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赠署淮扬道郭慕徐舅氏

家声横海旧登坛,循吏通儒两擅难。

谁识凤麟如有若,莫因鸡犬羡刘安。

异同坚白谈成阵,削简留青笔涌澜。

明使郎君来又去,重闻讴颂惜清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和赠署淮扬道郭慕徐舅氏》是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通过对郭慕徐舅氏的赞誉,展现了其在官场与学界的双重成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郭慕徐舅氏的敬仰之情。

首联“家声横海旧登坛,循吏通儒两擅难”以“横海”形容郭慕徐舅氏家族声望之高,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同时指出他既是遵循法律的良吏,也是通晓儒家经典的学者,这两者兼备实属不易。

颔联“谁识凤麟如有若,莫因鸡犬羡刘安”运用了“凤麟”和“鸡犬”的对比,前者象征郭慕徐舅氏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后者则比喻那些只知追求表面荣耀而不顾实质的人。通过这个对比,诗人强调了对真正人才的识别和尊重,不应盲目羡慕那些徒有虚名之人。

颈联“异同坚白谈成阵,削简留青笔涌澜”进一步赞扬郭慕徐舅氏在学术上的贡献。这里“异同坚白”可能指他在辩论或讨论中能清晰地区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而“削简留青”则暗示他的著作或思想深刻影响后世,犹如江河之水滚滚向前。

尾联“明使郎君来又去,重闻讴颂惜清官”表达了对郭慕徐舅氏离任时的不舍之情。这里的“明使郎君”可能指的是朝廷派来的官员,他们见证了郭慕徐舅氏的勤勉与清廉,离别之时不禁感叹并表达对其的怀念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郭慕徐舅氏在官场与学界双料精英的形象,以及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其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十六叔母及瑜远云韶从妹诗一首反读即变为虞美人

边城柳色行人远,目极天南隔路歧。

肠断久栖羁客怨,首回重别一家诗。

流年换旧如花落,永昼愁新写楚词。

歌按玉箫琼谱慢,绿窗纱外梦塘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叔祖威毅伯晋太子太保上六长句戊子腊月(其一)

恩诏遥传捧凤龙,褰裳告治录宗功。

太仪斡运朝乾德,保极敷民弼震躬。

锡马鹅黄登讲席,金貂翠羽奉韬弓。

圜桥观听知姓名,白发尚书望最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叔祖威毅伯晋太子太保上六长句戊子腊月(其二)

虎闱繄赖邪蒿说,龙阁资传正木经。

宠纪先朝辉少海,占司次宿翊前星。

扬州夏贡荣旌节,祠部春官视鼎铏。

二十六年三进秩,万邦为宪望仪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叔祖威毅伯晋太子太保上六长句戊子腊月(其三)

回首身经百战来,锦袍血染雨花台。

天王旗色连淮海,地道雷声剩劫灰。

洗濯建康还虎踞,扫除平乐骋龙媒。

即今重对南楼月,犹似当年画角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