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善堂

人心若江河,昼夜无停流。

东流未到海,滔滔讵能休。

又如远游客,终年寄他州。

不知归其家,岁暮何所投。

水流上沧海,人行止故丘。

而况寰宇中,事物纷相酬。

人欲盛其炽,天理微以幽。

瞬息变化间,肝胆生戈矛。

苟不知所止,定心终无由。

所止非至善,此心犹可忧。

卓哉陈使君,立志希前修。

名堂以止善,善外俱无求。

我德自此明,新民功亦优。

还应有馀庆,永为斯堂留。

不愧大学篇,芳尘映千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人的内心像江河,日夜不停流淌。
河水向东流,直到大海才罢休,滔滔不绝。
就像远方的游子,整年寄居在他乡。
他们不知道何时回家,年终何处安身。
水流汇入大海,人行止于故乡。
更何况在世间,万物纷繁交错。
人的欲望炽热,天理却深藏不露。
在瞬间变化中,内心冲突如兵戈相见。
如果不知止境,定下心来就无从谈起。
即使所止非至善,内心仍需忧虑。
陈使君卓越,志向高洁,效仿前贤。
他以止于至善为目标,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我的德行因此清晰,教化百姓的功绩也卓著。
应有余福,永远为这座善堂留存。
他的美德不愧于《大学》篇章,光照千秋。

注释

人心若江河:比喻人的内心像江河一样不断流动。
昼夜无停流:形容内心活动持续不断。
滔滔讵能休:形容流水不止,引申为欲望或情绪强烈。
远游客:比喻在外漂泊的人。
归其家:返回家乡。
故丘:故乡。
寰宇:天下。
事物纷相酬:世间万物相互影响。
人欲盛其炽:人的欲望强烈。
天理微以幽:自然法则深奥难见。
瞬息变化间:短时间内。
肝胆生戈矛:形容内心的冲突激烈。
苟不知所止:如果不知道停止的地方。
所止非至善:所追求的并非最高境界。
卓哉陈使君:陈使君非常出色。
立志希前修:效仿前贤树立高尚志向。
名堂以止善:以善为最终目标。
新民功亦优:教化百姓的功劳显著。
馀庆:剩余的福分。
大学篇: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大学》。
芳尘映千秋:美德流传千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心的复杂多变,以及对内心安宁的渴望。诗人通过江河的流动来比喻人心的不断变化,指出即使是远行的旅客,也终将寻觅一处停留之地。然而,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人们往往难以保持内心的平静。

诗中提到“止善堂”,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所,代表着道德修养和精神寄托。诗人赞美陈使君立志高远,能在此堂停止追求善行,并不再外求其他。此处展现了对个人修养和自我完善的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德行的自信,以及对新民功效的肯定,并期待能够长久留驻于这样的精神寄托之地。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以及希望这种精神遗产能够流传千秋。

收录诗词(1)

王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象山先生

笃学光前哲,知言众所迷。

学同颜氏好,功与孟轲齐。

献替心弥切,藩经政可稽。

儒宫俨遗像,垂范自江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石门贪泉

天阔不知山脚远,潮平微见晚烟横。

石门无数征帆去,惟有渔舟个个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朝阳岩二首(其二)

东向水西阿,无时景物和。

松阴不映户,晓日在烟萝。

人迹如行少,山禽似语多。

清高知隐者,尘虑自销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朝阳岩二首(其一)

石岸盘危磴,烟和晓日浓。

长桐应待凤,占水必藏龙。

老树藤多附,层崖路莫从。

平矶看浪没,峭壁任苔封。

箫韵生群籁,岚光簇众峰。

何时有达士,栖此信疏慵。

形式: 排律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