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门下三千各自矜,频弹剑客独无能。
田文不厌无能客,三窟全身果有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武人的对比。在一个充满自信和矜持的环境中,门下三千弟子各自夸耀自己的才华,只有弹剑的客人显得无能。田园诗人不嫌弃这位无能的客人,因为他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田野劳作之中,这是他信赖的依凭。
诗中的“门下三千”指的是古代学者或名士周围聚集的大量弟子,他们往往以才华和学问自诩。“频弹剑客独无能”则描绘了一位武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黯然失色。田园诗人的不嫌弃,反映出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三窟全身果有凭”一句,通过强调田园工作的全神贯注,表达了诗人对于劳动与自然生活的珍视,以及这种生活方式能够提供的精神依托。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文人与武人的不同价值观和生活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田园诗人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肯定。
不详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
赵解重围魏再昌,信陵贤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听谗说,公子云亡国亦亡。
戏问将何对所耽,滑稽无骨是常谭。
昔时王者皆通四,近见君王祗好三。
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