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金大舆的《幽居五首(其三)》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喜好。首句“老去成疏懒”,直接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世事的淡泊和对繁琐事务的疏离。次句“诗书性独偏”,则揭示了诗人个性中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专注。
接下来的两句“闲看扬子赋,细读《马蹄篇》”,通过提及扬雄的《法言·君子》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的《马蹄赋》,展现了诗人沉浸在古典文学中的闲适与惬意。他享受着悠闲时光,品味着古人的智慧。
“绿水偶垂钓,青山忽在前”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垂钓是他的休闲活动,而青山的忽然出现,更显出生活的随意与乐趣。诗人似乎并未为生计所困,反而乐在其中。
最后两句“不愁金错罄,时有卖文钱”,表面上看似轻松,实则寓含深意。金错罄指的是古代铸币工具,这里借指钱财。诗人说不担心金钱耗尽,因为偶尔还能通过写作获得一些收入,这既体现了他的自给自足,也流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和自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晚年幽居生活的闲适与淡泊,以及对文学的热爱,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