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潘之恒的《昆山听杨生曲有赠》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板桥南岸柳如丝”,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春天柳树依依的景象,给人以柔美而宁静的感觉。次句“柳下谁家将叛儿”则引入了人物,暗示着可能是一户人家在河边送别孩子,增添了一丝离别的淡淡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通过提及古代音乐作品,展示了杨生的才华,他能演奏古曲,技艺高超。"白苎"和"红牙"都是古代乐器,前者指筝,后者指笛,这两句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描绘了雨后山色与城市交融的景致,以及潮水退去后留下的痕迹,让人联想到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最后一句“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事凋零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音乐元素,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伤,具有浓厚的怀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