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苍栝之轩吾寝之前有屋甚虚明屋下有一梧一栝并秀于庭因名之云

吾轩陋无取,赖有此嘉树。

梧栝各一植,当前郁分布。

正比双国士,裒然在宾阼。

我是轩主人,对越自朝莫。

读书接叶下,小酌亦可具。

徘徊弄华月,凉影乱瑶璐。

疏繁来冷风,拂亚湿清露。

始信昌黎公,喜为五楸赋。

我初作轩时,自以偃息故。

轩树本无因,偶合亦有数。

以树名吾轩,以物表所遇。

树色如得意,我亦成其趣。

栝古枝相摎,偃蹇抱贞固。

梧身耸而拔,未可限尺度。

迟彼鸾与鹄,引子来相附。

时时扫蝼蚁,霜皮虑其蠹。

但笑三千年,羽化我当去。

我去空此轩,当为谁所住。

轩亦空此树,当为谁所顾。

存亡俱冥冥,天地聊一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描绘了一座简陋却雅致的小轩,轩前有两株梧桐和栝树,它们并立生长,如同两位国士般矗立。诗人以树自比,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品德坚贞的寄托。他在树荫下读书、品酒,享受着月光华影和清风露水的宁静。他将这两棵树视为自己的精神伙伴,希望吸引贤良之士前来相聚。同时,他也关注树木的健康,提醒自己要爱护它们,以免遭受虫害。

诗中提到韩愈曾为五棵楸树写赋,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当初建轩的初衷是为休憩。他认为轩与树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缘分使然,通过树名轩,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期待着像梧桐和栝树一样,虽经岁月,仍能保持高洁。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设想自己离开后,轩与树将何去何从,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自然永恒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借景抒怀,体现了沈周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杏林书舍为戚宗式赋

设教开医沸一堂,君家父子为仁忙。

松梢露碧临窗砚,杏树华红隔水庄。

买药僮归门夜月,挟书生散路斜阳。

成才起死心相等,用世谁如此计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浦东白诗楼

只把清哦换白头,骚情选思入冥搜。

楼居疑与仙人借,诗卷当从天地留。

东海倚涛孤枕夜,西山开雨断髭秋。

最怜老子兴不浅,崔颢时时接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成趣亭

旧闻淮上尚书府,别作陶翁成趣园。

三匝菊松迂引径,两交梧竹暗通门。

亭分啼鸟边头座,人倒飞华里许尊。

莫信平原誇富贵,只凭幽雅继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泽居偶书

比邻星散绝经过,四壁寒光渺渺波。

私畜牛羊刍牧少,官仓鼠雀稻粱多。

西风布被耽朝卧,残月松窗衍夜哦。

不是老夫能遣拨,出门一望奈愁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