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初秋作》由晚清诗人易顺鼎所作,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首联“旗亭说梦一衰翁,说梦谁知在梦中”,开篇即以“衰翁”自喻,透露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旗亭,古代酒楼的一种,此处借指诗人所在之地。说梦,既指老人的回忆,也暗含对人生虚幻的感慨。诗人仿佛在与自己对话,探讨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引人深思。
颔联“才替荷花作生日,又看梧叶落秋风”,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相融合。荷花的盛开象征着夏日的热烈与生机,而梧桐叶的飘落则预示着秋天的来临和万物的凋零。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颈联“骚从览揆庚寅始,诗自编年甲子终”,这里引用了屈原的《离骚》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经典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创作生涯的回顾。庚寅、甲子均为干支纪年法中的年份,分别代表不同的时代背景。这一联既是对个人艺术道路的总结,也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致敬。
尾联“还共少年贪把臂,真成临老入花丛”,诗人以一种幽默而又略带无奈的口吻,回顾了自己年轻时的轻狂与冲动,以及如今面对衰老的现实。与年轻时的朋友“贪把臂”(意为亲密无间),现在却只能在“入花丛”(比喻进入老年)中寻找一丝慰藉。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流露出对生命终结的接受与平静。
整体而言,《初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慨。诗中既有对青春的追忆,也有对老年的接纳,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