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渊然刘炼师崆峒访道图

至人若浮云,会遇何有常。

有伟渊然子,早师赵元阳。

西游崆峒山,心迹两超越。

朝餐赤城霞,夜弄瀛海月。

瀛海几清浅,鲸波隔人烟。

楼船送童女,白日迷秦天。

伊谁秘灵机,颠倒凿玄窍。

相视乃无为,不言亦不笑。

问君此何之,颜色如桃花。

谷城访黄石,勾漏求丹砂。

我从昆崙归,秋鬓忽已雪。

安得骑青龙,相从叩真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题赠给刘炼师的,描绘了刘炼师在崆峒山访道修行的形象。"至人若浮云"开篇,以比喻赞美刘炼师的超凡脱俗,暗示其人如云般自由自在。"有伟渊然子"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深沉与智慧。刘炼师曾师从赵元阳,显示出他的师承渊源。

诗中描述了他游历崆峒山的场景,"西游崆峒山,心迹两超越"表达了他对道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踪迹。他享受着仙人的生活,"朝餐赤城霞,夜弄瀛海月",表现出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对道的领悟。

"瀛海几清浅,鲸波隔人烟"描绘了仙境的神秘与遥远,而"楼船送童女,白日迷秦天"则增添了神话色彩。刘炼师似乎掌握了某种神秘力量,"伊谁秘灵机,颠倒凿玄窍",揭示了他的修行成果。

在与刘炼师的交流中,诗人感到"相视乃无为,不言亦不笑",这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内心的平静。最后,诗人询问刘炼师的去向,"问君此何之,颜色如桃花",并表示自己也渴望追随他寻找真谛。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刘炼师的仙风道骨和对道教修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鹏举赴滁阳道中述怀见寄二首(其一)

闻君赴滁阳,前月过秋浦。

轻蓬去如叶,列屿若浮俎。

思亲念方永,怀友心亦苦。

清宵发孤咏,馀响应柔橹。

盈虚谅谁卜,忠槩伤自许。

君心正悬旌,我发已垂缕。

苦无太古调,何以袭宫羽。

形式: 古风

和鹏举赴滁阳道中述怀见寄二首(其二)

峨峨北岩山,上轶雨与云。

下有蕙与兰,芃芃扬秋芬。

君子在远道,怀思极忧勤。

眷言感时泽,亦复伤暌分。

念兹恺惠性,化者将同薰。

由来金玉姿,不如萧艾群。

逝将媲贞美,庶以怡朝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晚出登前冈候王徵君不至

出门候亲知,引望欣往即。

崇林既前登,修坂亦屡陟。

浮云正东驰,馀景忽西匿。

漠漠烟散霏,稍稍昏向极。

驱车来何迟,远近谁与测。

行非多岐累,鞅岂中道息。

幽期宁独违,冲想竟难抑。

欲留感凄冥,更往念艰棘。

簪盍谅勿疑,忧纷已盈臆。

鴥彼晨风翔,何日倩飞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和答萧国录八月十一夜对月有怀之作

林塘澹清华,庭宇豁虚朗。

露井波澄辉,风林叶交响。

高言倡令德,孤吟振遐想。

亭亭江上月,肃肃云雁往。

美人浩前期,令节延远望。

池鱼既堪纶,旨酒亦可酿。

永怀契天游,庶以会心赏。

宇宙本达观,如何较铢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