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其三)

粲粲休誇绮与纨,纫兰制芰亦良难。

此袍遍满三千界,要与寒儿共解颜。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不要只夸耀华丽的绸缎和细绢,
用兰草和菱叶缝制衣服也实属不易。

注释

粲粲:形容鲜明、华丽。
绮与纨:绮:精致华丽的丝织品;纨:细白的丝绢。
纫兰制芰:纫:缝纫;兰:兰草;芰:菱角叶,这里指代粗布。
良难:非常困难。

鉴赏

这段诗歌选自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径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之三。从文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教文化和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以下是对这段诗句的鉴赏:

"粲粲休誇绮与纨,纫兰制芰亦良难。"

这里的“粲粲”形容的是丝织品华美光亮的样子,“休誇”则意味着不必过分炫耀。“绮与纨”指的是精美的丝织品,而“纫兰制芰”则是制作道袍的材料和过程,暗示了道服的制作之难。此句通过对比鲜艳华丽和内在修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外在装饰与内心修为的思考。

"此袍遍满三千界,要与寒儿共解颜。"

“此袍”指的是道服,“遍满三千界”则形容其广泛传布之远,“要与寒儿共解颜”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件道袍,能够和那些生活困苦的人共同分享心灵的温暖。这里的“解颜”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的是使人们的心情得到安慰,另一方面也暗示着通过穿戴这种精神象征的服饰,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整体来看,这段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尊崇,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与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过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描绘,诗人传递出一种深远的哲思和对生活真谛的探索。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径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其二)

远信慇勤到草庵,却惭衰病岂能堪。

聊将佛日三端布,为造青州一领衫。

形式: 七言绝句

径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其一)

旋裁山茧作山衣,更著芒鞋白接䍦。

自笑支离风貌野,纡朱纡紫不相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明皇九马图

书生兀兀园不窥,见马岂辨骝与骓。

开图九骏立突兀,摸索知是真龙儿。

奔雷蹴踏原野动,曳练惨错风沙随。

华缨金络岂不好,矫首奋迅那容羁。

吾闻取骥如择士,竞爱妥帖惊权奇。

士怀倜傥众论斥,马有憔悴群驽欺。

六闲豢养固恩厚,横气摧折常鸣悲。

丹青傥不逢妙手,万世岂识真龙姿。

因思中原政格斗,铁骑倏忽银山移。

著鞭安得致此物,掩画四顾徒歔欷。

形式: 古风

法石见李汉老参政

我识今朝李翰林,十年隔绝飞寸心。

素书每逢双鲤得,云路欲倚长梯寻。

翰林昔参建炎政,想见中兴人物盛。

方圆龃龉不足论,角巾雅有江湖兴。

玉堂草诏褫凶魄,丹陛陈谟发天听。

介圭便合趣公还,只今密勿才稀并。

自怜随牒东南奔,假道因得登龙门。

怪余髯面益老矣,一笑问劳情弥敦。

僧坊萧萧远阛阓,岂料飘零获清对。

牛行尚忆王相宅,曩日交游几人在。

浊酒青灯梦寐间,九州四海烟尘内。

区区王事今有程,暂见复别难为情。

长亭唤马一悽断,璧月晓堕桐花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