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陆振渊的《水月禅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禅境。首句“烟水弥漫际”展现了画面的朦胧与广阔,如同被轻烟薄雾笼罩的江面,充满了禅意的空灵之美。接下来的“玲珑构一庵”则点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有一座精致的小庙(庵)隐现其中,显得小巧而雅致。
“浪高翻鹤渚,月转印龙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动态的景象,浪花翻腾,仿佛鹤群在水边栖息的洲渚上空翱翔,而明亮的月光倒映在深潭之中,犹如龙影摇曳,动静结合,富有禅宗的空无和变化之美。
“幡每空中舞,禅宜象外参”描述了禅院中飘动的经幡,随风起舞,象征着佛法的无常与空灵,而修行者在此适宜于超越世俗,进行深入的禅修。“象外参”意味着超越具体的形象,达到超然的境界。
最后两句“缘知名利客,净土未曾探”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为名利所累的人们的感慨,他们未能体验到这如诗如画的禅院,以及其中蕴含的超脱尘世的清净世界。整首诗以景寓情,借禅院之景寄寓对心灵净化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