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词

朝负角弓出,暮负角弓归。

猛虎何斑斑,欲射怜其儿。

惟虎尚有儿,惟人乃无妃。

雄刀鸣床东,雌刀跃床西。

雷雨何冥冥,兰灯惨其辉。

徬徨起中夜,恩怨交心脾。

牝鸡方司晨,令我倒裳衣。

裳衣且莫倒,奋发当有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猛虎词》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猛虎的形象与情感,以及与之对比的人类社会现象,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寓意和人文关怀。

诗的开篇“朝负角弓出,暮负角弓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猎人的日常,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与利用。接着,“猛虎何斑斑,欲射怜其儿”一句,将猛虎的母爱与人类的残忍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弱点的反思。

“惟虎尚有儿,惟人乃无妃”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了虎作为母亲的本能与人类道德的缺失。接下来的“雄刀鸣床东,雌刀跃床西”描绘了猎人准备狩猎的场景,暗含了对暴力与杀戮的批判。

“雷雨何冥冥,兰灯惨其辉”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压抑、悲凉的氛围,象征着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而“徬徨起中夜,恩怨交心脾”则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反映了社会现实对个体心灵的冲击。

最后,“牝鸡方司晨,令我倒裳衣”以比喻的手法,批评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下,以及男性权威的滥用。而“裳衣且莫倒,奋发当有时”则寄寓了对改变现状、追求公正和平等的希望,鼓励人们在适当的时候站起来反抗不公。

整首诗通过对猛虎形象的描绘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对比,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光辉与阴暗、社会的不公与正义,以及个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角色与选择,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思和对人性美好的呼唤。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赠陆氏及其从子

凄凄天上星,与我俱沉冥。

匏瓜常自系,河鼓难为声。

吁嗟尔知己,相欢如平生。

阮公赋咏怀,携手八荒行。

洋洋会风雅,从子与齐称。

昔焉冯大河,今焉履薄冰。

妖姬自可求,渔父谁能名。

形式: 古风

为区母陈太君寿(其一)

煌煌天上星,三五成鸳鸯。

匏瓜独无匹,织女徒相望。

如彼单枝莲,苦心含九泉。

如彼兔丝花,松折还缠绵。

独活为谁施,不学华山畿。

绸缪君牖户,鞠育君孤儿。

平生昧凫藻,梦寐见容姿。

长歌入君木,越礼非所宜。

形式: 古风

为区母陈太君寿(其二)

妾心非朝露,不为白日晞。

芙蓉负霜死,不作浮萍移。

寒苦四十年,春阳无见期。

伯姬蹈汤火,高行毁容辉。

百尔君子怀,两髦怜我仪。

有腼未亡人,敢当称寿辞。

所愿为蜉蝣,泉下早同归。

形式: 古风

清明展墓作

妖姿痛不留,华年惜中夭。

墓草根已陈,松枝翳萝茑。

绣床所怜女,魂魄何娇小。

药石弗能追,相随入先兆。

沉阴日杳冥,泉下无时晓。

忧毒能伤人,吾将殉窈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