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去岁仲冬来庄几周岁矣近以足疾阅月未曾出户昨于荆扉外见丹桕一株感时序之递嬗叹盗贼之纷纭聊作长歌以志愤激

昔我仓皇来避寇,木叶已脱山容瘦。

玄乌罢飞白驹驰,丹桕一株又锦绣。

我心疾疢足更蹇,照眼秋光泪盈袖。

附郭万株化为烽,几树含霜弄清昼。

南风虽竞功未收,北阙宵衣伫凯奏。

栖遑半菽求一饱,逼索追逋遭詈诟。

自古贤圣多困穷,莫羡儿童善奔走。

城邑纵使穴兔狐,郊原尚可安去就。

况闻大军及义民,同伸愤勇若私斗。

嗟君勿作守株人,掀髯一笑胡不胄。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光聪诚的诗《丹桕感怀》描绘了诗人避难期间的生活境遇和感慨。首句“昔我仓皇来避寇”表达了诗人逃难的匆忙与无奈,接着通过“木叶已脱山容瘦”展现了秋季的萧瑟景象,暗示了时局的动荡不安。

“玄乌罢飞白驹驰,丹桕一株又锦绣”运用对比,乌鸦不再飞翔,马匹疾驰,而丹桕树在战火中依然绽放,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希望并存。诗人感叹自己“心疾疢足更蹇”,生活困顿,面对秋光只能“泪盈袖”。

“附郭万株化为烽,几树含霜弄清昼”进一步揭示战乱的残酷,连城郊的树木也被战火波及,诗人身处其中,忧虑国家安危。“南风虽竞功未收,北阙宵衣伫凯奏”表达了对胜利的期盼,但现实是朝廷仍在等待佳音。

诗人以“栖遑半菽求一饱”形容自己的艰难生活,同时批评那些追讨债务的人,认为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应像守株待兔之人那样消极。他鼓励人们积极抗争,“况闻大军及义民,同伸愤勇若私斗”,期待正义的力量能战胜邪恶。

最后,诗人劝诫读者不要悲观,即使环境艰难,仍有希望和抗争的可能,以“嗟君勿作守株人,掀髯一笑胡不胄”结尾,寓意要振奋精神,积极面对。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遭遇,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5)

光聪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顾幼耕秋怀

无感何惊秋,入定不知暑。

大仆慕羲农,矫隘薄巢许。

利敛漫逐蝇,顽石天可补。

溱涉挑狂童,洛游动交甫。

重不自引嫌,辱与人何兴。

老经失离奇,屈骚太娇妩。

天地任斡旋,物我何取予。

生生无尽期,造化不吾阻。

形式: 古风

和伍崧申江楼

时雨时晴画本开,风光不厌酒徒来。

岳阳楼上梅花笛,习子池边鹦鹉杯。

声重晚钟闻远寺,夜深凉雨长新苔。

临江好看东来客,移取芭蕉别院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九日登白帝城望八阵图题武侯庙

落日高城隐暮笳,客心孤迥正思家。

传书待寄云中雁,读史羞论井底蛙。

在昔君臣似鱼水,而今窟穴有龙蛇。

群材竞起终何事,且倒芳尊就菊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塔忠武义马歌

塔公上马能杀贼,此马偏从贼中得。

百战沙场破竹功,满身云锦桃花色。

汗沟隆起垂梢长,黄金羁勒青丝缰。

旋文在腹似鳞甲,人惊天骥非寻常。

当时追贼搜穷谷,阵压玄云白日速。

马行不行若有知,贼来不来疑有伏。

俄临千尺流,水深无尽头。

丛薄杀声起,欲渡无行舟。

舟来公且渡,更恐前无路。

重围跃出鸟飞难,毛血淋漓马行处。

将军归来衣上紫,不克九江臣愤死。

便为厉鬼亦忠魂,遥望长安谢天子。

素旌飘摇依灵輀,哀嘶枥下声酸悲。

壮哉忠武自不朽,惜哉义马无人知。

刘公告我我作歌,座中有客双滂沱。

千秋国士千金骨,知己不逢空奈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