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边塞景色。首句"素石寒沙共眇然",通过"素石"和"寒沙"的意象,展现出一片冷寂的景象,"眇然"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遥远感。次句"荒城古木暮云悬"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暮云"增添了苍茫的氛围。
第三句"空山静答钟声远"以空山回应远处寺庙钟声,寓示着宁静与超脱,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落日晴随树影圆"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树影拉长,画面和谐而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两句"屡报传烽沈塞外,时来倚杖立江边"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以及自己年迈体衰只能在江边遥望的无奈。最后,诗人以"东南耆旧今安否,欲寄新诗谁为传"收尾,流露出对故乡亲朋的深深挂念,以及对能有人传递新作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