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介甫和圣俞赠狄梁公裔孙

陈平智有馀,周勃勇无敌。

两人相提衡,终复汉社稷。

梁公柱石姿,独立谢群力。

匡居多直言,荐士有深画。

既扶将颓运,复起未然策。

事业兼二子,浩然雪霜白。

偏材戒独往,特达见令德。

谁谓十世远,风义犹不隔。

末孙何支离,畎亩有饿色。

明诏问乐乡,布衣列士籍。

名垂天壤间,气使懦夫激。

闻君商声歌,更若出金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同介甫和圣俞赠狄梁公裔孙》,通过对比陈平、周勃与狄梁公及其后代,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首句“陈平智有馀,周勃勇无敌”,开篇即以陈平的智慧与周勃的勇猛并举,赞扬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杰出才能。接着,“两人相提衡,终复汉社稷”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个人层面表现出色,更为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梁公柱石姿,独立谢群力”描绘了狄梁公的特质,他如同国家的支柱,独自支撑,不依赖他人之力。这反映了狄梁公的独立人格与坚定意志。

“匡居多直言,荐士有深画”则赞扬了狄梁公在政治上的直谏与对人才的识拔,显示了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远见卓识。

“既扶将颓运,复起未然策”描述了狄梁公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不仅挽救了即将崩溃的局面,还提前规划了未来的发展策略,体现了他的远见与担当。

“事业兼二子,浩然雪霜白”将狄梁公的成就与陈平、周勃相比,赞其事业辉煌,品格高洁如雪霜,表达了对其卓越功绩的高度评价。

“偏材戒独往,特达见令德”提醒人们应避免孤军奋战,强调了合作与品德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狄梁公的高尚品德给予了肯定。

“谁谓十世远,风义犹不隔”指出尽管时间久远,但狄梁公的精神与风范依然影响深远,表达了对后人传承其精神的期待。

最后,“末孙何支离,畎亩有饿色。明诏问乐乡,布衣列士籍。名垂天壤间,气使懦夫激。闻君商声歌,更若出金石。”通过描述狄梁公后代的境遇与朝廷对其家族的认可,以及其精神对后人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对狄梁公及其家族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与赞美,展现了对狄梁公及其家族的崇高评价,同时也蕴含了对后人传承与发扬先贤精神的期望。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赠圣从待制

君居御街西,我居御街东。

如何百步间,十日不相从。

君非园中植,落落千丈松。

我亦湖海人,庶几孤飞鸿。

俱游人世间,俛仰岂不同。

萧萧发向白,哀哀嗟转蓬。

仕固不期达,贫亦不讳穷。

行当一麾去,幸识撄宁翁。

形式: 古风

早至凉榭观芙蕖

林深池亦浅,日出光晚及。

粲粲花尚含,漙漙露犹浥。

良鱼潜复跃,幽鸟翔又集。

物情恍如慕,心赏浩难戢。

谁能赠远人,采采空伫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同客饮涪州薛使君佚老亭

百尺井底泉,激轮乍飞流。

潺湲入庭户,宛转如奔虬。

主人三署郎,持节西南州。

弃之卧故里,富贵安足留。

却埽长闭门,赢馀非所求。

客来坐林下,樽酒相献酬。

未尝语朝市,馀事良悠悠。

乃知独往意,不必山林幽。

衣冠多隽才,继踵公与侯。

谁能悬其车,五十未白头。

嗟嗟贤大夫,此风可镇浮。

为问三辅间,何如马少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曲水台竹间默坐

杖履不能远,逍遥池上林。

微风起众响,炎日隔繁阴。

斐亹激流泉,间关语鸣禽。

放怀在离人,寄赏欣会心。

既谢朝市喧,亦忘山谷深。

虽知非吾室,犹以开烦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