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

漾楫溯清川,舍舟缘翠岭。

探奇冒层崄,因以穷人境。

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

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

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

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

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不惊客。

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

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

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

形式: 古风

翻译

划桨逆流而上清澈的河川,弃舟攀缘翠绿的山岭。
探索奇景,冒险穿越层层险峻,借此深入穷乡僻壤。
整天摆弄小船,我爱那云雾缭绕的山峦,只见青翠深邃间。
谁能想到,在烟霞环绕的小屋里,石缝中凝聚着如乳汁般的云脂。
一条小径横跨苍茫崖壁,千寻翠壁直耸门扉前。
古人欣赏的美景如今为谁停留?人去山中,遗迹更显幽深。
青藤绿桂显得多么静寂,山鸟叫声也不惊扰游人。
松涛在涧底自然生风,明月从林间洒下清辉照席。
仙境难以寻找又容易迷失,山路曲折,又有几人能识其真意。
只有洞口春花飘落,汇成岩前百丈长的溪流。

注释

漾楫:划桨。
溯:逆流而上。
翠岭:绿色的山岭。
层崄:层层险峻。
乳窦:石缝。
云腴:如乳汁般。
横查渡:横跨。
千寻:极高。
山阿:山中。
青萝绿桂:青藤绿桂。
嘐嘐:鸟叫声。
洞口:洞穴入口。
岩前:岩石之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三游洞》,描绘了诗人乘船溯流而上,舍舟登岭,探索自然奇景的过程。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间的幽深与神秘,如“漾楫溯清川”、“探奇冒层崄”,以及“乳窦云腴凝石髓”的奇特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烟霞缭绕的仙境。

“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描绘了险峻的山路和峭壁,而“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则表达了对古人踪迹的追思和对当下宁静环境的欣赏。诗人还借“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不惊客”描绘了山中的寂静与生机,以及“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的静谧夜晚。

最后,“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暗示了寻找这种隐秘美景的不易,而“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则以春花飘落和溪水潺潺作结,寓言着时光流转,美景依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三游洞的秀美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下牢溪

隔谷闻溪声,寻溪度横岭。

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影。

岩花无时歇,翠柏郁何整。

安能恋潺湲,俯仰弄云景。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与子华原父小饮坐中寄同州江十学士休复

岁晚忽不乐,相过偶乘闲。

百年才几进,一笑得亦艰。

有酒醉嘉客,无钱买娇鬟。

问予官何为,侍从联朝班。

朝廷多贤材,何用蒯与菅。

白发垂两鬓,黄金腰九环。

奈何章绶荣,饰此木石顽。

于国略无补,有惭常在颜。

幸蒙二三友,相与文字间。

江子独舍我,高鸿去难攀。

秋风动沙苑,郡阁当南山。

吟咏日多暇,诏条宽可颁。

寒云雪纷糅,幽鸟春绵蛮。

胜事日向好,思君何时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与李献臣宋子京春集东园得节字

绿野秀可餐,游骖喜初结。

芸局苦寂寥,禁署隔清切。

欢言得幽寻,况此及嘉节。

鸟哢已关关,泉流初决决。

紫萼繁若缀,翠苕柔可撷。

屡期无后时,芳物畏鶗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龙门晓望

水雾濛濛晓望平,悠然驱马独吟行。

烟岚明灭川霞上,凌乱空山百鸟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