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历下霜清,泺源秋老,刚逢笳鼓还部。

燕寝帘开,笑对青山眉妩。

驻行旌、萝径调猿,按小队。蘋洲挈鹭。容与。

正鹊华红叶,待君题句。忆否长安羁旅。

只经簟凝尘,酒瓢敲雨。千骑联翩,羡煞伴侣。

尽思量、橘社莼乡。还料理、笛家箫谱。延伫。

望云蓝先寄,蓟门烟树。

形式: 词牌: 月华清

鉴赏

这首《月华清》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首先,诗中“历下霜清,泺源秋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霜降已至,泺源(济南附近的一条河流)的水面上泛起一层薄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刚逢笳鼓还部”一句,暗示了诗人此时正处于归途中,笳鼓声声,似乎在欢迎他的归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庄重的气氛。

“燕寝帘开,笑对青山眉妩”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中,打开窗帘,面对着青山,脸上洋溢着笑容的场景。这里的“青山眉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青山比作女子的眉毛,形象地表现了山色之美和诗人的愉悦心情。

“驻行旌、萝径调猿,按小队。蘋洲挈鹭。容与。”这一段描述了诗人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行旌(行军时的旗帜)停驻,萝径(藤蔓覆盖的小路)上猿猴调戏,小队行进,蘋洲(长满蘋草的洲地)上鹭鸟飞翔,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正鹊华红叶,待君题句”则点明了诗人期待在此处留下自己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创作的渴望。

接下来,“忆否长安羁旅。只经簟凝尘,酒瓢敲雨。”这一段回忆起了诗人过去在长安的漂泊生活,簟(竹席)上积满了灰尘,酒瓢在雨中敲打,这些细节生动地再现了诗人过去的艰辛与孤独。

“千骑联翩,羡煞伴侣。”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过去的朋友与现在的孤独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尽思量、橘社莼乡。还料理、笛家箫谱。延伫。望云蓝先寄,蓟门烟树。”诗人思考着过去的生活,准备料理音乐之事,同时期待着远方的消息,望着云蓝之中的蓟门(北京一带),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东风第一枝二首(其一)

甲子春开,庚寅吾降,东风四日先到。

旧居谁问弧悬,吉谶漫传鹊报。

毬仗灯围,已误却、雕青年少。

只赚人,三韭春盘,供得庾郎长咬。

看贴燕、粘鸡竞巧。又共占、一年佳兆。

几时归寿高堂,醉舞渔衫娇巧。

青山眷属,话绕屋梅花开早。

付风清、竹屐双鬟,雪里煮茶同老。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

东风第一枝二首(其二)

日暖云边,春来天上,杏花开到庭院。

甚时宫样添栽,便把流光轻换。

琼轩并立,恰占得东风刚半。

正记取、老干孤擎,不许闹红零乱。

最爱是、月明宵暖,认积雪、满枝香散。

衬他一抹银墙,依约烟横雾澹。红窗吹笛。

都不似、梅花哀怨。

待画出、绮影帘前,长傍玳梁双燕。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

玲珑四犯

淡月幽坊,又绣墨丁帘,钿额相映。

第一门前,还认旧时灯影。

惆怅麝冷重篝,恁去后、更无人凭。

只晚风、犹在梨花,厮守绿窗春静。

记曾同倚红芙镜。怪年来、一样消损。

犀帏睡起残妆重,替掠牡丹双鬓。

谁遣别后生疏,奈彩云、易沉鸾讯。

更甚时,重渡银河,消受眼前嗔恨。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点绛唇

小院回廊,抬头蓦被檀郎见。

凤鞋惊掩,略把裙花展。熟意生情,尽在星星眼。

栏阴转,杏衫红浅,人近东风远。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