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梦幻的画面,通过对细腻生活情景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开篇“绮疏人把罗衣叠”展示了家居生活中的宁静与祥和,一位女子正在叠衣服,这个动作充满了家的温暖和平淡。
接下来的“岫幌铺残月”则引入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山岩间散落着月光,给人以清冷脱俗之感。紧接着,“宝烟细袅博山中”更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氛围,宝烟飘渺,仿佛是神仙所居。
“梦惹暖红鸳锦、醉香风”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情境。鸳鸯锦是一种华美的织物,它在这里象征着高贵和美好,而梦中的温暖和香风,则是对这种美好生活的追求。
“觉来犹记乘鸾处”表达了诗人醒来后依然难以忘怀那份仙境般的体验。乘坐龙凤,乃是古代文人常用来比喻升入仙界的意象,这里强化了梦境中的超脱感。
“不是蓝桥住”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并不甘于现实世界,而渴望那种仙界般的生活。蓝桥在此或许是一个虚幻的存在,代表着通往理想世界的桥梁。
最后,“落花流水认前溪。想见五云为路、静无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寄托。落英飘零,溪水潺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到了宁静与安详,而“五云为路”则是对更高境界追求的表达,那里没有尘世的污染,只有清净无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俗世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