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令三首(其二)

修篁翠排,疏桐翠排,满檐天乐飞来。是琴材笛材。

珍珠迸阶。玻璃溜苔。白云满地皑皑,听泉声暗回。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首先,“修篁翠排,疏桐翠排”,诗人以“修篁”和“疏桐”作为开篇,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和梧桐树在翠绿中排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翠排”不仅指颜色的翠绿,也暗示了这些植物排列整齐、生机勃勃的状态。

接着,“满檐天乐飞来”,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音乐与建筑的檐角联系起来,仿佛天上的乐音从檐下飘然而至,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的“天乐”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也可理解为某种超凡脱俗的美妙音乐,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随后,“是琴材笛材”,诗人进一步点明了竹子的双重用途——既可以作为制作乐器的材料,又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这里暗含了对竹子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创作的向往。

接下来,“珍珠迸阶。玻璃溜苔”,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竹笋的生长比作珍珠的迸发,生动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的瞬间,仿佛一颗颗珍珠在阶石上跳跃;同时,将苔藓的湿润光泽比作透明的玻璃,形象地表现了苔藓在竹下的生长状态,营造了一种清新、明亮的视觉效果。

最后,“白云满地皑皑,听泉声暗回”,这两句描绘了云朵覆盖大地的景象,以及远处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这里的“皑皑”形容白云覆盖大地的洁白,与前文的“满檐天乐”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祥和的世界。同时,“听泉声暗回”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生命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四字令三首(其三)

凭轩忆谁,凭栏待谁,幽人雅擅临池。是羲之献之。

香丝鬓丝。帘丝钓丝。此间少住些儿,看山泉出时。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清平乐二首(其一)

子虚乌有,真个消魂否。

擪笛弹筝交玉手,唱出晓风杨柳。

书生未耐寒酸,寄想惊鸿舞鸾。

何日珠圆翠绕,画中且自寻看。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二首(其二)

寻芳载酒,词客年年有。

一片江城归画手,认取连蹊花柳。

去年桃叶桃根,草绿裙腰几痕。

遥指第三村子,者番真个消魂。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湘江静

是人是竹亭亭影。看一样、萧疏情致。

霜痕粉印,谢他移种,有湘江愁泪。

待写十分娇,才写出、一分寒翠。

书中如此,琴边香侧,那不教、郎心醉。

却怪影儿难拆,峭风前、抛他独自。

料应偎依,防人相妒,转令欢相避。

日落月生时,个个是、相思双字。

风流赢得,江南诗老,争题本事。

形式: 词牌: 湘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