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夏日山房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句“林园敦宿好,息偃水云居”点明了隐士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他远离尘嚣,选择在山水间休憩,享受自然的恩赐。接下来,“捲幔常通燕,垂纶岂在鱼”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燕子自由出入,垂钓并非为了渔获,而是享受这份闲适与自在。
“一林删就竹,几卷读残书”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他精心修剪竹林,读书至深夜,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知识的热爱。最后,“投老因多病,殷勤灌药畬”表达了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逐渐衰弱,但依然勤奋地照料药田,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点滴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